[实用新型]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420.5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8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隋振法;刘淑华;师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013 | 分类号: | H03K3/013;H04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电路,包括AC/DC供电电源、M-Bus主站发送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M-bus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C/DC供电电源同时连接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也同时与M-bus接口连接,过流保护电路接入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M-Bus主站发送电路接入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该M-Bus主站电路,由于在接收电路上设有运算电路,当主站负载变化时,能够很快稳定参考门限,通过抬高门限的方式,将干扰信号避除,从而解决了现场由于负载不一,布线较长情况下数据采集不稳定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门限 自适应 bus 电路 | ||
【主权项】:
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电路,包括AC/DC供电电源(1)、M‑Bus主站发送电路(2)、过流保护电路(3)和M‑bus接口(4),M‑Bus主站发送电路(2)和过流保护电路(3)均与AC/DC供电电源(1)连接,同时与M‑bus接口(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C/DC供电电源(1)同时连接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5),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5)也同时与M‑bus接口(4)连接,过流保护电路(3)接入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5),M‑Bus主站发送电路(2)接入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5);所述的基于门限自适应的M‑Bus主站接收电路(5)包括采样电阻R1、电压跟随器电路(51)、门限电压电路(52)、加法器电路(53)和比较器电路(54);所述的电压跟随器电路(51)由电感L1、电容C1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组成,电感L1、电容C1的一端并联后接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负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采样电阻R1的一端并联后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与采样电阻R1的另一端并联后接于M‑Bus主站发送电路(2)的发送信号线;所述的门限电压电路(52)由电阻R2、电阻R3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组成,其中电阻R2和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后接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负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AC/DC供电电源(1)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加法器电路(53)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U3和电阻R6、电阻R7,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负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5和电阻R4与门限电压电路(52)中的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和电压跟随器电路(51)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比较器电路(54)由第四运算放大器U4、电阻R8、电阻R9和三极管Q1组成,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正输入端与加法器电路(53)中的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负输入端连接发送信号线,并同时通过电感L1连接电压跟随器电路(51)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1接地和接电容C1,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接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集电极通过电阻R9接AC/DC供电电源(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79342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