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输入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218.2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宝华;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H02H3/08;H02H11/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奕轩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电子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电源输入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由第一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1],第一路防反、防倒灌电路[12],第一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3],第一路控制电路[14],第二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1],第二路防反、防倒灌电路[22],第二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23],第二路控制电路[24]组成。储能电容充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MOS管外加监测电路及控制电路实现了双电源表决、电源浪涌电压抑制、过流保护等多种电源输入保护功能,代替了二极管、TVS管、浪涌抑制器、自复熔丝等单独器件,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降低了线路压降,减小了大功率应用场合发热量大的问题,为航空电子设备小型化、热设计提供了有利支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输入 保护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路电源输入[1],第一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1],第一路防反、防倒灌电路[12],第一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3],第一路控制电路[14],第二路电源输入[2],第二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1],第二路防反、防倒灌电路[22],第二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23],第二路控制电路[24],输出端[3]组成;所述第一路电源输入[1]与第一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1]中MOS管Q3的漏极、电阻R14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1]中MOS管Q3的源级与第一路防反、防倒灌电路[12]中MOS管Q4的源级连接,所述第一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1]中电阻R14的下端、电容C6的上端以及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一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1]中电阻R2的下端、电容C4的左端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HGATE端连接,所述第一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11]中MOS管Q3的源级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SOURCE端连接,所述第一路防反、防倒灌电路[12]中MOS管Q4的栅极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DGATE端连接,所述第一路防反、防倒灌电路[12]中MOS管Q4的漏极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SENSE端连接,所述第一路防反、防倒灌电路[12]中MOS管Q4的漏极与第一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3]中电阻R1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3]中电阻R1的右端、电阻R12的上端、电阻R13的上端、电阻R10的上端以及电容C7的上端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OUT端连接,所述第一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3]中R12的下端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ENOUT端连接,所述第一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3]中R13的下端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FLT端连接,所述第一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3]中R10的下端、R11的上端与第一路控制电路[14]中控制芯片U2的FB端连接;所述第二路电源输入[2]与第二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1]中MOS管Q1的漏极、电阻R9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1]中MOS管Q1的源级与第二路防反、防倒灌电路[22]中MOS管Q2的源级连接,所述第二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1]中电阻R9的下端、电容C3的上端以及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二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1]中电阻R4的下端、电容C1的左端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HGATE 端连接,所述第二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1]中MOS管Q1的源级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SOURCE端连接,所述第二路防反、防倒灌电路[22]中MOS管Q2的栅极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DGATE端连接,所述第二路防反、防倒灌电路[22]中MOS管Q2的漏极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SENSE端连接,所述第二路防反、防倒灌电路[22]中MOS管Q2的漏极与第二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23]中电阻R3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23]中电阻R3的右端、电阻R7的上端、电阻R8的上端、电阻R5的上端以及电容C8的上端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OUT端连接,所述第二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23]中R7的下端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ENOUT端连接,所述第二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23]中R8的下端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FLT端连接,所述第二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23]中R5的下端、R6的上端与第二路控制电路[24]中控制芯片U1的FB端连接;所述第一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3]中电阻R1的右端、电阻R12的上端、电阻R13的上端、电阻R10的上端以及电容C7的上端与第二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23]中电阻R3的右端、电阻R7的上端、电阻R8的上端、电阻R5的上端以及电容C8的上端并联后与输出端[3]连接;控制芯片U1和U2的型号均为LTC4364‑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3121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