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光圈超广角光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105.2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康国;夏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明镜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光圈超广角光学镜头,包括有镜筒和于镜筒内沿物方至像方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并该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八透镜均为负光焦度的球面镜片;该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均为正光焦度的球面镜片;各透镜采用特定的曲率半径、厚度和间距设置,使该镜头的视角θ较大,可达170度,光圈可以做到F2.0,解析度高,其满足高清品质的要求且能够拥有更大的视角,特别适用于解析度配1600万像素芯片的高清感光产品上,例如:运动DV、家用安防、行车记录仪等。 | ||
搜索关键词: | 光圈 广角 光学 镜头 | ||
【主权项】:
一种大光圈超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镜筒和于镜筒内沿物方至像方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并该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八透镜均为负光焦度的球面镜片;该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均为正光焦度的球面镜片;其中,该第一透镜的有效口径值大于10mm,该第一透镜为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朝向物方之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0<R<17mm,其朝向像方之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3.5<R<5.5mm;该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5<T<1.0mm;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1.56<Nd<1.70,色散率为50<Vd<64;该第二透镜为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朝向物方之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6.8<R<15mm,其朝向像方之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2.8<R<3.5mm;该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5<T<1.0mm;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64<Nd<1.80,色散率为42<Vd<55;该第三透镜为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朝向物方之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3.5<R<6.0mm,及其朝向像方之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2.5<R<4mm;该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2<T<2.5mm;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1.68<Nd<1.78,色散率为26<Vd<35;该第四透镜为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凸向物方的弯月型镜片,其朝向物方之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8<R<13mm,及其朝向像方之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0<R<18mm;该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0<T<2.5mm;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1.84<Nd<2.0,色散率为18.9<Vd<23.9;该第五透镜为前表面凸向物方和后表面凸向像方的双凸球面镜片,其朝向物方之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5<R<35mm,及其朝向像方之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0<R<‑5mm;该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T<5mm;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1.7<Nd<1.83,色散率为42<Vd<55;该第六透镜为前表面凸向物方和后表面凸向像方的双凸球面镜片,其朝向物方之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25<R<50mm,及其朝向像方之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2<R<‑6mm;该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5<T<3.0mm;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1.68<Nd<1.80,色散率为48<Vd<58;该第七透镜为前表面凸向物方和后表面凸向像方的双凸球面镜片,其朝向物方之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2<R<25mm,及其朝向像方之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R<‑4mm;该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7<T<3.0mm;所述第七透镜的折射率为1.58<Nd<1.73,色散率为52<Vd<65;该第八透镜为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凸向像方的弯月型镜片,其朝向物方之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R<‑4mm,及其朝向像方之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25<R<‑14mm,该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45<T<0.8mm;所述第八透镜的折射率为1.84<Nd<2.0,色散率为18<Vd<23.8;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彼此微间距设置,该第七透镜的后表面与第八透镜的前表面彼此胶合;该第二透镜与前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1.5<M<2.5mm;该第三透镜与前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0.6<M<1.6mm;该第四透镜与前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0.2<M<0.8mm;该第五透镜与前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0.05<M<0.3mm;该第六透镜与前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0.05<M<0.2mm;该第七透镜与前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处相邻两表面之间距为0.05<M<0.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明镜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明镜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311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碟式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反射镜片
- 下一篇:一种激光器微调聚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