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经纬度路灯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9823.8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格瑞恩照明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63009 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经纬度路灯控制器,包括壳体、液晶显示屏、操作盘、光控航空开关、固态继电器和驱动电路,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上开设有探头孔和光控探头,下壳的四角上均设有螺纹孔,液晶显示屏安装在上壳的左侧,操作盘安装在液晶显示屏右侧的上壳上,光控航空开关安装在下壳的顶部,固态继电器安装在液晶显示屏下方的下壳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电源体积小、耗能低,转化率高;利用固态继电器减小干扰,降低损耗,减小了电子产品的相关的电流干扰和射频干扰,在吸合时不会产生火花,对整个电路具有很强的保护功能,利用光控航空开关做连接设备,极为可靠,连接口在壳体上方,方便拆卸,使用人员在安装中也很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经纬度 路灯 控制器 | ||
【主权项】:
一种全自动经纬度路灯控制器,包括机壳(1)、液晶显示屏(2)、操作盘(3)、光控航空开关(4)、固态继电器(5)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上开设有探头孔,探头孔内安装有光控探头,下壳的四角上均设有螺纹孔(6),所述液晶显示屏(2)安装在上壳的左侧,操作盘(3)安装在液晶显示屏(2)右侧的上壳上,所述光控航空开关(4)安装在下壳的顶部,所述固态继电器(5)安装在液晶显示屏(2)下方的下壳上,所述液晶显示屏(2)上的信息布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期、星期、节日全、时间、时区、东西半球、经度、纬度、控一方法、控二方式、日落时间、日出时间、修正日落、修正日出、控一关灯时间、控一开灯时间、控二关灯时间、控二开灯时间、商标和型号;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源驱动电路、时钟驱动电路、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光控配件驱动电路和液晶显示屏主板驱动电路,电源驱动电路中,交流电的火线分别连接电容C5、电阻R15和电阻R14,交流电的零线分别连接电阻R15另一端、压敏电阻RV1和整流桥芯片U3的2脚,电阻R14另一端连接热敏电阻器F1的2脚和4脚,热敏电阻器的1脚和3脚均连接压敏电阻RV1另一端和整流桥芯片U3的3脚,整流桥芯片U3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2、稳压二极管D4和变压器T1的3脚,整流桥芯片U3的4脚分别连接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变压器T1的6脚、电容C4和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S端口,稳压二极管D4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2分别连接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D端口和变压器T1的4脚,单片开关电源芯片U2的C端口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和二极管D5,二极管D5另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变压器T1的5脚,变压器T1的1脚通过二极管D3分别连接电感L2和电容C7,变压器T1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4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电容C11、电阻R4和三端稳压集成芯片U9的2脚,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和三端集成芯片U9的1脚,三端集成芯片U9的3脚输出电压信号VCC;时钟驱动电路中,时钟芯片MU2的2脚通过电阻MR4分别连接电容MC8、电容MC7、电阻MR5、电阻MR2、电阻MR3和电压信号VCC,电容MC7另一端和电容MC8另一端并联后接地,电阻MR5另一端连接时钟芯片MU2的3脚和单片机MU1的9脚,电阻MR2另一端连接时钟芯片MU2的16脚和单片机MU1的24脚,电阻MR3另一端分别连接时钟芯片MU2的15脚和单片机MU1的25脚,时钟芯片MU2的5‑13脚并联后接地,时钟芯片MU2的14脚分别连接电容MC11、电池组BT1的正极和电池组BT2的正极,电容MC1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组BT1的负极和电池组BT2的负极;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中,光电耦合器U5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R5、电容C14、电阻R20和电压信号VCC,电容C14另一端接地,电阻R20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单片机MU1的21脚,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U5的2脚和单片机MU1的40脚,光电耦合器U5的6脚通过电阻R6分别连接晶闸管U6的2脚、电容C9、电阻RV2和接线端子X1的3脚,光电耦合器U5的4脚分别连接晶闸管U6的3脚和电阻R7,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晶闸管U6的1脚、电阻R8、电阻RV2另一端和热敏电阻器F2的4脚,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容C9另一端;光电耦合器U7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R9、电阻R11和电压信号VCC,电阻R11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22连接单片机MU1的22脚,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U7的2脚和单片机MU1的41脚,光电耦合器U7的6脚通过电阻R10分别连接晶闸管U8的2脚、电容C10、电阻RV3和和接线端子X1的4脚,光电耦合器U7的4脚分别连接晶闸管U8的3脚和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晶闸管U8的1脚、电阻R12、电阻RV3另一端和和热敏电阻器F2的4脚,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容C10另一端;光控配件驱动电路中,光电耦合器U1的3脚连接接线端子X5的3脚,接线端子X5的1脚和2脚连接电压信号VCC,接线端子X5的4脚和5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1的4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1的1脚通过电阻R16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5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芯片U9的1脚和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芯片U9的4脚、稳压二极管D5另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的2脚,整流桥芯片U9的2脚通过电阻R18连接连接器X3的1脚和接线端子X1的2脚,整流桥芯片U9的3脚通过电阻R17分别连接电容C13和电阻R19,电容C13另一端和电阻R19另一端并联后连接连接器X3的3脚,连接器X3的5脚连接接线端子X1的1脚和热敏电阻器F2的3脚,连接器X3的2脚连接WHITE信号,连接器X3的4脚连接RED信号;液晶显示屏主板驱动电路中,单片机MU1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5和电阻R21,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和电压信号VCC,电阻R9另一端、电阻R10另一端和电阻R11另一端并联后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D1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2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D3另一端并联后接地,电阻R2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单片机MU1的10脚连接驱动芯片U4的1脚和电阻R23,单片机MU1的11脚连接接线端子X1的3脚和电阻MR9,电阻MR9另一端连接电压信号VCC,接线端子X1的1脚和2脚连接电压信号VCC,接线端子X1的4脚和5脚接地,单片机MU1的40脚分别连接电阻R12和开关K1,单片机MU1的41脚分别连接电阻R13和开关K2,单片机MU1的42脚分别连接电阻R14和开关K3,单片机MU1的43脚分别连接电阻R15和开关K4,单片机MU1的44脚分别连接电阻R16和开关K5,单片机MU1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R17和开关K6,单片机MU1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8和开关K7,单片机MU1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19和开关K8;单片机MU1的5脚分别连接接线端子MX5的2脚和接线端子MX6的2脚,单片机MU1的7脚分别连接接线端子MX5的3脚和接线端子MX6的3脚,接接线端子MX5的1脚和接线端子MX6的1脚均连接电压信号VCC,接接线端子MX5的4脚和接线端子MX6的4脚均接地;单片机MU1的21脚分别连接接线端子X6的3脚、接线端子X5的1脚、接线端子X5的2脚、接线端子X2的1脚、接线端子X2的2脚和发光二极管D5,发光二极管D5另一端连接电阻R3,单片机MU1的22脚分别连接接线端子X6的1脚、接线端子X5的3脚、接线端子X5的4脚、接线端子X2的3脚、接线端子X2的4脚和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6另一端连接电阻R4;单片机MU1的23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4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电压信号VCC;单片机MU1的20脚连接驱动芯片U5的1脚和电阻R26;单片机MU1的19脚分别连接驱动芯片U4的3脚、驱动芯片U5的3脚和电阻R25,单片机MU1的18脚分别连接驱动芯片U4的4脚、驱动芯片U5的4脚和电阻R24,电阻R23另一端、电阻R24另一端、电阻R25另一端和电阻R26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电压信号VCC;驱动芯片U4的10脚连接蜂鸣器LB1的2脚,驱动芯片U4的11连接蜂鸣器LB1的1脚;驱动芯片U4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7和电阻R1,驱动芯片U5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阻R22,电阻R1另一端和电阻R22另一端并联后接地,电阻R7另一端和电阻R8另一端均连接电压信号VCC;单片机MU1的28脚分别连接单片机MU1的29脚、电容MC3、电容MC4、电容MC5和电压信号VCC,电容MC3另一端、电容MC4另一端和电容MC5另一端并联后连接单片机MU1的16脚并接地;单片机MU1的15脚分别连接振荡器T1和电容MC1,单片机MU1的14脚通过电阻R20分别连接振荡器T1另一端和电容MC2,单片机MU1的4脚连接电阻MR1,电容MC1另一端、电容MC2另一端和电阻R20另一端并联后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格瑞恩照明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格瑞恩照明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1982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