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6742.7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段士元;陆久民;李绪才;吕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天工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6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脱硫脱硝方法,是由脱硫脱硝装置、活性焦再生装置、物料传送装置和硫酸转化装置,各装置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切换式供料解决了烟气沿着供料通道外溢的问题,降低了装置的高度,解决了因过高投资大的问题;采用条缝筛实现了脱硫脱硝同时进行,解决了拥堵和破损率高的问题,提高了烟气通过率。再生装置采用锅炉热烟气经降温至450℃后直接送入再生装置的再生床层,为再生床层加热后再为预热床层加热,然后通过管线返回到除尘装置和脱硫脱硝装置,充分利用了锅炉烟气的余热,不需另设热风炉等加热装置,节省了加热装置的占地,极大地节约了能源,节省了设备投资,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烟气 脱硫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多功能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是由脱硫脱硝装置(1)、活性焦再生装置(31)、物料传送装置和硫酸转化装置,各装置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脱硫脱硝装置(1)内设有两个以上由导轨型孔板(2)分隔而成的脱硫脱硝床层(4),脱硫脱硝床层(4)之间为烟气通道(5),每个脱硫脱硝床层(4)下部均设有出料口(14),烟气通道(5)下部设有注氮管道,脱硫脱硝装置(1)下部侧面设有混合室(15)和烟气入口(3),混合室(15)通过管路经除尘装置(16)和第一烟气出口(17)与锅炉(18)连接,硫脱硝装置(1)上部侧面设有烟气排放口(12),脱硫脱硝装置(1)上部设有四个以上上料斗(10),每个上料斗(10)对应一个脱硫脱硝床层(4),每个上料斗(10)设有两个放料口,由上料斗(10)内设的隔板(11)隔开,分为上料斗A(10)和上料斗B(10),上料斗A(10)底部设有第一放料电动阀(6),上料斗B(10)底部设有第二放料电动阀(7),第一放料电动阀(6)和第二放料电动阀(7)分别控制所在放料口的开启与关闭,上料斗A(10)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料电动阀(8),上料斗B(10)的上部设有第二进料电动阀(9),第一进料电动阀(8)与第二放料电动阀(7)同步开启与关闭,第二进料电动阀(9)与第一电动阀(6)同步开启与关闭,进料电动阀和放料电动阀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自动切换式供料,放料口之下设有氨气注入管,氨气注入管上设有氨气注入口(39),每个氨气注入口(39)对应一个脱硫脱硝床层(4),上料斗(10)的上部设有供料天车(40)构成; 活性焦再生装置(3)1是由密闭的外壳内设有300—530根直径80—100mm竖直排列平面呈正三角形排布的管程(29),管程(29)之间为壳程(27),管程(29)之间的平面间距为管程(29)直径的1.25倍;由下缓冲区(42)和上缓冲区(41)将活性焦再生装置(31)内分成预热床层(43)、再生床层(44)和冷却床层(45)三个床层,冷却床层(45)侧壁设有排气管,预热床层(43)侧壁设有预热床层烟气出口(38),再生床层(44)测壁设有热载体出口(25),热载体出口(25)与预热床层(43)下部设有的预热床层热载体入口(26)连通,管程(29)贯通三个床层,管程(29)内走活性焦,壳程(27)走热载体,活性焦再生装置(31)上部设有料斗(28),再生区(44)侧面设有热载体入口(22),第二烟气出口(19)通过管路连接空气通入阀(20)、换热器(21)、热载体入口(22)和再生床层(44),自来水管(23)经换热器(21)、蒸汽管(24)与加汽室(36)连接,上缓冲区(41)经硫酸铵出口(30)与硫酸转化装置连接,下缓冲区(42)经氨气通入口(32)与氨气通入管连接,冷却床层(45)经空气通入口(33)与冷风管连接,活性焦再生装置(31)下部设有的氮气混合室(35)经加汽室(36)、筛分装置(34)与活性焦收集装置(37)连接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天工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天工环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0674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黄植脂末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管状光催化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