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然式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861.0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鹰;郑丽莉;汤颖奇;戴锋;周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善污染水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然式生态浮床,由下到上依次包括陶粒层(1)、稻草层(2)、植土层(3)、水生植物层(4);陶粒层(1)包括陶粒(11)、以及包裹陶粒的渔网(12)和遮阴网(13),遮阴网(13)设在渔网(12)的内侧,渔网(12)的孔径小于陶粒(11)的直径,遮阴网(13)的边缘通过绳子扎住。本实用新型中的陶粒内设有空隙,可以附着能够吸收和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这种空隙结构增大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另外,陶粒之间设有空隙,水生植物的根茎延伸到空隙内,根系附着的微生物能吸收和转化污染物。本实用新型陶粒层上侧设有的稻草层、植土层,为种植植物提供了条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生态 | ||
【主权项】:
一种自然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由下到上依次包括35‑50厘米厚的陶粒层(1)、稻草层(2)和植土层(3),植土层(3)种植水生植物层(4);陶粒层(1)包括陶粒(11)、以及包裹陶粒的渔网(12)和遮阴网(13),遮阴网(13)设在渔网(12)的内侧,渔网(12)的孔径小于陶粒(11)的直径,遮阴网(13)的边缘通过绳子扎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058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水泥搅拌车用行星齿轮减速器
- 下一篇: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