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模型试验水压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3473.0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刘书斌;郭建宁;崔戈;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5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模型试验水压加载装置,该装置包括台架、隧道模型、转向立柱、钢绞线张拉装置及四组钢绞线;对所述隧道模型采用钢绞线对拱顶、拱腰、拱脚和仰拱分别进行加载,所述钢绞线环箍拱顶、拱腰、拱脚和仰拱的相应圆弧段后相切于其与相邻两圆弧的分界点后引出,保证在该圆弧段产生均布径向接触压力,而对其他圆弧段无施加力;采用钢绞线环箍加载可以确保力与模型的紧密贴合,且对模型试验的其他项目不会产生影响;钢绞线的张拉装置位于模型纵向外侧,既有利于控制力的大小,又不会加载效果产生扰动;每根钢绞线都独立张拉,张拉应力采用振弦测试仪及时反映,做到模拟加载准确灵活。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模型 试验 水压 加载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隧道模型试验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9)、隧道模型(21)、第一到第十四转向立柱(1‑14)、第十五到第十八钢绞线张拉装置(15‑18)及四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环箍拱顶、拱腰、拱脚和仰拱的相应圆弧段后相切于其与相邻两圆弧的分界点后引出,钢绞线通过第一到第十四转向立柱(1‑14)引导至位于模型中轴线的第十五到第十八钢绞线张拉装置(15‑18)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46347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蚕丝纤度测量的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六通气室采集束管内气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