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蚊虫复合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3027.9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辛斌杰;林华利;任达鑫;孙长兵;罗健;吴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布,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蚊虫复合布,该复合布由内而外依次为纺织层、锯齿形粘结层及覆盖层,所述锯齿形粘结层沿纬线方向的截面呈尖角突起的锯齿形,沿经线方向形成尖角向下的凹缝,相邻两锯齿面的夹角为55°-65°;所述两个相邻锯齿面间均匀卡嵌有球形或椭圆形的防虫包合物。本实用新型是利用β-环糊精作为外壳,将噁虫威和氯氰菊酯进行包合,制成防虫包合物,再用柠檬酸钠作为粘合剂通过对纺织品表面的整理,在表面形成锯齿状粘结层,然后再将防虫包合物采用2浸2轧的浸轧工艺、焙烘定性和后处理后终止形成防蚊虫效果的复合布,经过25次洗涤,复合布中的杀虫剂含量仍能维持在60%-8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蚊虫 复合布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防蚊虫复合布,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布由内而外依次为纺织层(1)、锯齿形粘结层(2)及覆盖层(4),所述纺织层(1)为由经线和纬线以井字形方式编织,每根纬线随机以连续1、2或3根经线位于纺织层(1)一侧排列编织;所述锯齿形粘结层(2)沿纬线方向的截面呈尖角突起的锯齿形,沿经线方向形成尖角向下的凹缝,相邻两锯齿面的夹角为55°—65°,在锯齿夹角的凹缝中卡嵌排列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的防虫包合物(3);所述防虫包合物(3)的大小以能嵌入锯齿夹角的凹缝中为准;所述防虫包合物(3)由外表壳层(31)及包裹在壳层(31)内的防虫剂(32)构成;所述覆盖层(4)为防水整理剂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4130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