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水集成系统与太阳能复合式热泵的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6451.7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常江;白宇;卢爱国;刘金瀚;甘一萍;赵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7/00 | 分类号: | F25B27/00;F25B30/02;F25B30/04;F25B15/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再生水集成系统与太阳能复合式热泵的集成系统,其中再生水集成系统中设有预臭氧反应装置、预臭氧水存储装置、反硝化生物滤装置、硝化生物滤装置及多种水存储装置,其中太阳能复合式热泵系统中设有与室内进行热交换的热质交换设备、太阳能吸收式热泵装置、中间工作介质循环装置和压缩式热泵装置,不仅通过多种装置工艺的有机结合实现各种水质污染物的综合去除,从而保证再生水水质的安全利用,而且充分利用了再生水集成系统中再生水所具有的低温冷能,使得太阳能复合式热泵的集成系统的冷凝换热装置端的冷凝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实现低品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具有运行稳定可靠、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效果好的技术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集成 系统 太阳能 复合 式热泵 | ||
【主权项】:
一种再生水集成系统与太阳能复合式热泵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集成系统包括的再生水集成系统,设有依序由带电动调节阀门的管道连通的预臭氧反应装置(1)、预臭氧水存储装置(11)、反硝化生物滤装置(2)、硝化生物滤装置(3)、硝化滤水存储装置(31)、砂滤装置(4)、砂滤水存储装置(41)、后臭氧反应装置(5)和后臭氧水存储装置(51),其中预臭氧反应装置和反硝化生物装置通过带阀门的管道与污水厂二级出水管(6)连通,所述后臭氧水存储装置的出水管(14)和再生水厂清水装置连通;硝化生物滤装置还设有回流泵(10)和回流管(12)与反硝化滤装置进水管连通;反硝化生物滤装置、硝化生物滤装置、砂滤装置内均设有曝气装置(9)和反冲洗水管(8);所述反硝化滤装置设有碳源投加罐和投加泵(7);所述砂滤装置设有絮凝剂投加罐和投加泵(13);在所述反硝化滤装置进水管道上设有硝酸盐、溶解氧、亚硝酸盐在线检测头;在反硝化滤装置出水管上设有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线检测头;硝化滤装置出水管上装有氨氮和溶解氧在线检测头,并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与所述在线检测头进行信号连接,并与所述电动调节阀门进行开闭控制连接;该集成系统包括的太阳能复合式热泵系统,包括用于与室内进行热交换的热质交换设备,还包括太阳能吸收式热泵装置、中间工作介质循环装置和压缩式热泵装置;太阳能吸收式热泵装置包括发生器(111)、冷凝换热装置(112)、蒸发换热装置(115)和吸收器(116),所述发生器(111)具有溶液进口、溶液出口和蒸汽出口,发生器(111)内设有用于对其中的工质溶液加热的盘管换热装置(1122),盘管换热装置(1122)的进出口之间连接有低品位热能加热装置,所述的低品位热能加热装置是从盘管换热装置(1122)的出口端向进口端通过管道依次串接的加热循环泵(120)、太阳能集热器(1119)、辅助加热器(1121)或者是依次串接的加热循环泵(120)和太阳能集热器(1119);所述吸收器(116)具有制冷剂进口、吸收器溶液进口、和吸收器溶液出口,所述冷凝换热装置和吸收器内均设有用于对其内的流体降温的冷却装置,从再生水集成系统的预臭氧水存储装置(11)出口的水流入上述冷凝换热装置和吸收器内设置的冷却装置,并从冷凝换热装置和吸收器内设置的冷却装置流出至再生水集成系统的反硝化生物滤装置(2);所述蒸发换热装置(115)具有进口、出口及其内设的串接于所述中间工作介质循环装置上的热交换盘管(115a),所述发生器(111)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串接有冷凝换热装置(112)、第一节流部件(114)、第一单向阀(118b),发生器(111)的溶液出口通过管道接入溶液热交换器(119)的高温侧通道,溶液热交换器(119)的高温侧通道出口的下游管路被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经第一控制阀(118)与吸收器(116)的溶液进口相连,另一路经第二控制阀(118a)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18b)的正向出口汇合再与蒸发换热装置(115)进口相连,蒸发换热装置(115)的出口与吸收器(116)的制冷剂进口相连,吸收器(116)的吸收器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串接溶液泵(117)、溶液热交换器(119)的低温侧通道后接入发生器(111)的溶液进口;所述的热质交换设备为连接中间工作介质循环装置的第一热质交换设备(1110)和连接压缩式热泵装置的第二热质交换设备(1113);所述中间工作介质循环装置和压缩式热泵装置之间设有介于两者间的中间换热器(1111),所述中间换热器(1111)中包含可相互进行热交换的接入中间工作介质循环装置的中间工作介质通道和接入压缩式热泵装置的制冷工质通道;所述中间工作介质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沿流体的流动正向依次串接的循环泵(117b)、设于所述蒸发换热装置(115)内的热交换盘管(115a)、设于所述第一热质交换设备(1110)中的中间工作介质通道、中间换热器(1111)的中间工作介质通道;所述压缩式热泵装置包括压缩机(1115)、阀(1114)、室外换热器(1116)、中间换热器(1111)的制冷工质通道、第二热质交换设备(1113)的制冷工质通道,所述压缩机(1115)排气口与阀(1114)入口相连,阀(1114)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1116)口相连,室外换热器(1116)的另一个端口通过管道与中间换热器(11)的制冷工质通道、第二节流部件(1112)、第二热质交换设备(1113)的制冷工质通道另一个端口依次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9645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