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线与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3015.3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增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吴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与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端子,其包括:连接板,铜质,呈扁平矩形板状结构,前段用于和元器件连接;连接柱,铝质,呈圆柱状,前段和连接板的后段连接,后段内部为一圆柱形空腔,且空腔沿连接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柱的后段设有至少一个穿过空腔的并用于插入导线的通孔;卡紧柱,呈圆柱状,沿着空腔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于空腔中;弹簧,位于空腔的后端壁和卡紧柱之间,用于驱动卡紧柱卡紧插入通孔的导线;驱动机构,与卡紧柱连接,并延伸至空腔外部,用于驱动卡紧柱向后移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导线偷盗现象、提高连接质量,降低连接处发热烧毁的风险,使得电工工作效率和设备使用效率都得以明显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元器件 之间 连接 端子 | ||
【主权项】:
一种导线与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铜质,呈扁平矩形板状结构,前段用于和元器件连接;连接柱,铝质,呈圆柱状,前段和所述连接板的后段连接,后段内部为一圆柱形空腔,且所述空腔沿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柱的后段设有至少一个穿过所述空腔的并用于插入导线的通孔;卡紧柱,呈圆柱状,沿着所述空腔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空腔中;弹簧,位于所述空腔的后端壁和所述卡紧柱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卡紧柱卡紧插入所述通孔的导线;驱动机构,与所述卡紧柱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空腔外部,用于驱动所述卡紧柱向后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430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表柄轴与拨针轮的联接结构
- 下一篇:介质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