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双硬盘驱动器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6816.7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0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季伟东;朱海龙;赵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2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计算机双硬盘驱动器切换装置,属于计算机领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计算机数据安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一停止按钮SB2、第二启动按钮SB4、第二停止按钮SB3、中间继电器K1~K4、NPN三极管VT1~VT4、电阻R1~R12、电容C1和C2;计算机主机设置两块硬盘:第一硬盘和第二硬盘;并用两个独立电源供电,第一直流电源为第一硬盘供电,第二直流电源为第二硬盘供电。两块硬盘互锁控制,第一硬盘启动后,延时关闭第二硬盘,启动第二硬盘时,延时关闭第一硬盘。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双硬盘 驱动器 切换 装置 | ||
【主权项】:
计算机双硬盘驱动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第一启动按钮SB1、第一停止按钮SB2、第二启动按钮SB4、第二停止按钮SB3、中间继电器K1、中间继电器K2、中间继电器K3、中间继电器K4、NPN三极管VT1、NPN三极管VT2、NPN三极管VT3、NPN三极管VT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和电容C2;第一启动按钮SB1和第二停止按钮SB3构成一对联动控制开关;第二启动按钮SB4和第一停止按钮SB2构成一对联动控制开关;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一硬盘的正极供电端子和第一停止按钮SB2的一端;第一硬盘的负极供电端子同时连接中间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2的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4常闭触点的一端;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连接中间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2的另一端、中间继电器K4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中间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中间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第一启动按钮SB1的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1的一端,中间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启动按钮SB1的另一端和第一停止按钮SB2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NPN三极管VT1的基极和电容C1的另一端;NPN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NPN三极管VT2的基极和电阻R4的一端;NPN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2线圈的另一端;NPN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NPN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连接第二硬盘的正极供电端子、第二启动按钮SB4的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3常开触点K3‑1的一端;中间继电器K3常开触点K3‑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二启动按钮SB4的另一端和第二停止按钮SB3的一端;第二硬盘的负极供电端子同时连接中间继电器K3常开触点K3‑2的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2常闭触点的一端;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连接中间继电器K3常开触点K3‑2的另一端、中间继电器K2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中间继电器K4线圈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3线圈的一端;中间继电器K3线圈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和第二停止按钮SB3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连接NPN三极管VT3的基极和电容C2的另一端;NPN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NPN三极管VT4的基极和电阻R10的一端;NPN三极管VT4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4线圈的另一端;NPN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NPN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3681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