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给、排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031.X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魏英华;李京;黄志强;鲍文博;刘朋;吕晨曦;刘阳;赵国强;史杰智;李晓东;陆卫中;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9/153 | 分类号: | F16L9/153;F16L58/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致仁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大口径给、排水管构成如下:钢筒Ⅰ(1)、增强结构Ⅰ(3)、钢筒Ⅱ(4)和混凝土填充结构Ⅰ(5);所述钢筒Ⅱ(4)套在钢筒Ⅰ(1)外侧,增强结构Ⅰ(3)缠绕于钢筒Ⅰ(1)外侧,增强结构Ⅰ(3)焊接固定在钢筒Ⅰ(1)与钢筒Ⅱ(4)之间;所述混凝土填充结构Ⅰ(5)填充在钢筒Ⅰ(1)、增强结构Ⅰ(3)和钢筒Ⅱ(4)之间的空隙中。所述钢筒Ⅱ(4)的外侧设置有钢筒Ⅲ(6)、增强结构Ⅱ(7)和混凝土填充结构Ⅱ(8),所述增强结构Ⅱ(7)缠绕于钢筒Ⅱ(4)的外侧,所述大口径给、排水管,抗腐蚀效果好,经久耐用,作过程简单,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排水管 | ||
【主权项】:
一种大口径给、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口径给、排水管构成如下:钢筒Ⅰ(1)、增强结构Ⅰ(3)、钢筒Ⅱ(4)和混凝土填充结构Ⅰ(5);所述钢筒Ⅱ(4)套在钢筒Ⅰ(1)外侧,增强结构Ⅰ(3)缠绕于钢筒Ⅰ(1)外侧,增强结构Ⅰ(3)焊接固定在钢筒Ⅰ(1)与钢筒Ⅱ(4)之间;所述混凝土填充结构Ⅰ(5)填充在钢筒Ⅰ(1)、增强结构Ⅰ(3)和钢筒Ⅱ(4)之间的空隙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1403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