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注油轴承隔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4778.0 | 申请日: | 2014-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楼昱东;陈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盛轴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7/00 | 分类号: | F16C27/00;F16C2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轴承,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注油轴承隔振组件。本可注油轴承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本组件设置在开于轴瓦顶部外侧的凹槽中,包括设置在凹槽中的刚性振动吸收结构,至少一根定位螺栓穿过刚性振动吸收结构且定位螺栓的下端固定在凹槽的槽底,所述的定位螺栓与刚性振动吸收结构间隙配合,所述的刚性振动吸收结构中部设有进油通孔且该进油通孔与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的注油孔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刚性振动吸收结构的形变来吸收振动能量,隔振效果好,承载能力高,隔振和进油一体化,方便进油,此外,刚性材料制成的吸振片耐疲劳,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耐高低温,适应大温差环境,适用领域广。 | ||
搜索关键词: | 注油 轴承 组件 | ||
【主权项】:
一种可注油轴承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本组件设置在开于轴瓦(1)顶部外侧的凹槽(2)中,包括设置在凹槽(2)中的刚性振动吸收结构(3),至少一根定位螺栓(4)穿过刚性振动吸收结构(3)且定位螺栓(4)的下端固定在凹槽(2)的槽底,所述的定位螺栓(4)与刚性振动吸收结构(3)间隙配合,所述的刚性振动吸收结构(3)中部设有进油通孔(5)且该进油通孔(5)与设置在所述凹槽(2)底部的注油孔(12)对应设置,所述的刚性振动吸收结构(3)包括隔振盖(6),在隔振盖(6)下设有层叠式设置的若干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吸振片(7),在吸振片(7)的下方设有定位板(8),至少一根组装螺栓(9)依次穿过隔振盖(6)和吸振片(7)且组装螺栓(9)的下端固定在定位板(8)上,所述的组装螺栓(9)与隔振盖(6)和吸振片(7)分别间隙配合,所述的隔振盖(6)下端与凹槽(2)槽底之间设有间隙(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盛轴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正盛轴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5477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外溢球囊式灌肠器
- 下一篇:无菌消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