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的低压钒电池放电恒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8304.7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的低压钒电池放电恒流器,本实用新型将低压钒电池E的电势和具有采样功能的电阻R1的电压通过抗干扰差分放大模块处理后输出反馈电压至该集成运放OP1的同相端,该反馈电压实时反映了真实的放电电压值,而不受采样电阻R1的电压的影响,因此,电池的放电电压和电池的限制放电电压是相同,不会随着恒流充电的进行,电压逐渐减小而变化,真正做到了恒流充电,如此,便可以增加放电的时间,稳定放电的过程,同时利用了差分放大电路的特点,增加电路整体的抗干扰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低压 电池 放电 恒流器 | ||
【主权项】:
一种抗干扰的低压钒电池放电恒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放电模块和抗干扰差分放大模块,所述恒流放电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FET1、第二场效应管FET2、三极管VT、集成运放OP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低压钒电池E和集成运放OP1,低压钒电池E的正极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FET1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FET2的漏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FET1的漏极与内部电源的VCC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FET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和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集成运放OP1的输出端和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集成运放OP1的正极信号输入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输入放电给定电流信号Vi,集成运放OP1的负极信号输入端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分别电阻R5的第一端和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和集成运放OP1的正极电源输入端均与放大器电源的正极V+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9的第一端和第二场效应管FET2的栅极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和第二场效应管FET2的源极均与放电电源的负极VD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和集成运放OP1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均与放大器电源的负极V‑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0的第一端和低压钒电池E的负极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抗干扰差分放大模块包括集成运放OP2和电阻R11~R16,所述内部电源的VCC极依次通过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5和电阻R11与低压钒电池E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13和电阻R15之间的节点接地,该集成运放OP2的同相端通过电阻R14连接电阻R12和电阻R13之间的节点,该集成运放OP2的反相端通过电阻R16连接电阻R15和电阻R11之间的节点,所述集成运放OP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连接集成运放OP1的同相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未经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3830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压内阻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断路器动特性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