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车库升降机构用减速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7395.4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喻幸福;喻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幸福;喻扬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7/102;H02K17/20;H02K15/03;H02K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邹仁椿 |
地址: | 437000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机构用减速电机,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该减速电机由恒星少齿差减速器和二次复合圆柱转子旁磁制动电动机构成,恒星少齿差减速器包括减速器机座、恒星齿轮族输入级、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构成的输出级、减速器后盖;二次复合圆柱转子旁磁制动电动机包括电机轴承、电机壳体、定子绕组、电机轴、铝合金笼条、转子主回路铁芯、转子旁磁回路铁芯、隔尘罩、制动盘、电机后盖、制动摩擦片、制动主弹簧、调节弹簧、调节滑块、调节螺钉、锁紧螺母、风罩、吸尘圈。本实用新型软起动、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噪音小、速比大、调整方便、故障率低、承载力高,有自锁功能,输出轴与电机轴同心,适合立体车库。可推广于立体车库升降机构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车库 升降 机构 减速 电机 | ||
【主权项】: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机构用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立体车库升降机构用减速电机由恒星少齿差减速器(1)和二次复合圆柱转子旁磁制动电动机(2)构成,所述的恒星少齿差减速器(1)包括减速器机座(1.1)、恒星齿轮族输入级、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构成的输出级、减速器后盖(1.2);所述的恒星齿轮族输入级包括一个圆柱齿轮——太阳齿轮(1.3)、固定板(1.4)和三套完全相同的恒星曲柄机构以正三角形布置构成恒星齿轮族,每套恒星曲柄机构包含一个圆柱齿轮——恒星齿轮(1.5)、恒星轴(1.6)、两个恒星轴承(1.7)、两个偏心套(1.8)、两个偏心套轴承(1.9)及一个固定板轴承(1.10),每套恒星曲柄机构由恒星轴(1.6)两端的恒星轴承(1.7)支承在减速器机座(1.1)和减速器后盖(1.2)作正三角形布置的恒星轴承(1.7)的轴承位上,所述的恒星轴(1.6)右端为输入端安装恒星齿轮(1.5),三个恒星齿轮(1.5)的模数、齿数、几何参数完全相同,恒星齿轮(1.5)、太阳齿轮(1.3)的齿数均为3的倍数,三个恒星轴(1.6)的轴心线与太阳齿轮(1.3)的轴心线互相平行,并以太阳齿轮(1.3)——输出外齿轮(1.12)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正三角形布置,三个恒星齿轮(1.5)都与太阳齿轮(1.3)形成定轴外啮合齿轮副,由太阳齿轮(1.3)集中驱动,使三个恒星齿轮(1.5)同步旋转;所述的恒星轴(1.6)左端为输出端依次安装两个偏心套(1.8)及一个固定板轴承(1.10),在偏心套(1.8)外圆上套装偏心套轴承(1.9),偏心套(1.8)与恒星轴(1.6)以键连接形成偏心轴——曲柄,恒星轴(1.6)上的两个偏心套(1.8)的相位角相差180°,即恒星轴上的两个曲柄相位角相差180°,三个恒星轴(1.6)相对应位置偏心套的相位角完全相同,通过偏心套的作用,三个恒星轴上的曲柄作完全同步的偏心旋转,共同驱动两片内齿轮板(1.13)作平面运动,每个恒星轴(1.6)上所装置的固定板轴承(1.10)支承在固定板(1.4)作正三角形布置的固定板轴承(1.10)的轴承位上,每个恒星轴(1.6)上所装置的两个偏心套轴承(1.9)依次支承在两片内齿轮板(1.13)作正三角形布置的偏心套轴承(1.9)的轴承位上;所述的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构成的输出级包括输出轴(1.11)、输出外齿轮(1.12)、分别由三组每组各两个呈正三角形布置的相位角相差180°的曲柄共同驱动作平面运动的两片内齿轮板(1.13),输出外齿轮(1.12)与内齿轮板(1.13)中心的内齿轮构成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所述的太阳齿轮(1.3)装置在所述的电动机(2)电机轴(2.4)的轴伸端,与三个恒星齿轮啮合;所述的输出轴(1.11)其小端由铜套支承在固定板(1.4)的中心孔中,其中部装置输出外齿轮(1.12)、与两片内齿轮板(1.13)中心的内齿轮构成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其大端由铜套支承在减速器机座(1.1)的输出孔中;所述的减速器后盖(1.2)与二次复合圆柱转子旁磁制动电动机(2)的前盖共一体,即在减速器后盖(1.2)的正面作正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恒星轴(1.6)的恒星轴承(1.7)轴承位,再作外止口与减速器机座(1.1)内止口配合,在减速器后盖(1.2)的背面中心作所述电动机(2)的电机轴承(2.1)的轴承位及轴伸孔,再作外止口与电机壳体(2.2)内止口配合;所述的二次复合圆柱转子旁磁制动电动机(2)包括电机轴承(2.1)、电机壳体(2.2)、带绕组的定子(2.3)、电机轴(2.4)、铝合金笼条(2.5)、转子主回路铁芯(2.6)、转子旁磁回路铁芯(2.7)、隔尘罩(2.8)、制动盘(2.9)、电机后盖(2.10)、制动摩擦片(2.11)、制动主弹簧(2.12)、调节弹簧(2.13)、调节滑块(2.14)、调节螺钉(2.15)、锁紧螺母(2.16)、风罩(2.17)、吸尘圈 (2.18);所述的电机轴(2.4)在其花键轴尾端作穿过直径并与轴心线垂直的矩形通槽,用以穿插入调节滑块(2.14),在电机轴(2.4)尾端作螺纹孔与调节螺钉(2.15)配合,并使螺钉孔与矩形通槽连通;所述的铝合金笼条(2.5)包括左端环(2.5.1)、主磁路导条(2.5.2)、分隔环(2.5.3)、旁磁磁路导条(2.5.4)、右端环(2.5.5);所述的转子主回路铁芯(2.6)为硅钢片圆柱铁芯,该主回路铁芯(2.6)的内孔为二阶梯孔,第一阶梯内孔与电机轴(2.4)外圆过盈配合,第二阶梯内孔为承装制动主弹簧(2.12);所述的转子旁磁回路铁芯(2.7)为导磁性能好的低碳钢实心转子,该旁磁回路铁芯(2.7)的内孔为二阶梯孔,第一阶梯内孔为承装制动主弹簧(2.12),第二阶梯内孔的直径与旁磁磁路导条(2.5.4)的内径一致,在转子主回路铁芯(2.6)的全长外圆周上圆周均布斜切若干个压铸主磁路导条(2.5.2)的导条槽,该导条槽的数量及截面积根据电磁计算确定,导条槽斜度为相邻定子槽齿间宽度,在旁磁回路铁芯(2.7)的左、右端面上作分隔环(2.5.3)及右端环(2.5.5)的压铸槽,此两个压铸槽的宽度及深度相同,在旁磁回路铁芯(2.7)的外圆周上切压铸旁磁磁路导条(2.5.4)的导条槽,此导条槽与主磁路导条(2.5.2)的导条槽的宽度一致,通过整体压铸工艺,向转子主回路铁芯(2.6)和转子旁磁回路铁芯(2.7)压铸入铝合金材料,使压铸成的左端环(2.5.1)、主磁路导条(2.5.2)、分隔环(2.5.3)、旁磁磁路导条(2.5.4)、右端环(2.5.5)连接成铝合金笼条(2.5),形成闭合回路,把转子主回路铁芯(2.6)、转子旁磁回路铁芯(2.7)与铝合金笼条(2.5)压铸成一体,就构成二次复合圆柱旁磁制动转子,再把二次复合圆柱旁磁制动转子的右端环(2.5.5)一端朝向电机轴(2.4)的花键轴一端与电机轴(2.4)热套成一体,即构成转子总成;所述的隔尘罩(2. 8)为右端有凸台左端有圆环的圆盘件,其圆盘件外圆与电机壳体(2.2)内孔过渡配合,其左端由圆环支撑在定子后端面上,在圆环上预留绕组引出线开口槽,其凸台端外圆与制动盘(2.9)的制动端内锥面在工作状态下应保证有1mm——1.5mm的径向间隙;所述的制动盘(2.9)两端作有法兰盘,内孔作花键,与电机轴(2.4)的花键配合,小端法兰盘面对转子右端环(2.5.5),小端内凹孔直径与转子旁磁回路铁芯(2.7)的第一阶梯内孔一致、用以承装制动主弹簧(2.12),大端法兰盘上作外锥形摩擦面面对电机后盖(2.10)内锥面上固定的制动摩擦片(2.11),大端作内凹孔,用以承装调节弹簧(2.13)和调节滑块(2.14);所述的电机后盖(2.10)其外止口与电机壳体(2.2)内止口配合,其内锥面固定制动摩擦片(2.11),其内端面固定吸尘圈 (2.18),其后盖中心作电动机(2)的后轴承位,其后端面作通孔,与电机轴(2.4)尾端动配合;所述的制动摩擦片(2.11)其外锥面与电机后盖(2.10)内锥面的锥度相同,其内锥面与制动盘(2.9)的外锥形摩擦面的锥度相同;所述的制动主弹簧(2.12)一端支承在转子主回路铁芯(2.6)的第二阶梯内孔底上,另一端支承在制动盘(2.9)的小端法兰盘内凹孔端面上;所述的调节弹簧(2.13)一端支承在制动盘(2.9)的大端法兰盘的内凹孔端面上,另一端被穿插入电机轴(2.4)矩形通槽中的长方形调节滑块(2.14)所支承;所述的调节滑块(2.14)为长方形块,其两端作成圆弧形,朝向调节弹簧(2.13)的一面两端作有圆弧型阶梯,可穿插入电机轴(2.4)所作的矩形通槽中、支承在调节弹簧(2.13)的端部;所述的调节螺钉(2.15)与穿插入电机轴(2.4)矩形通槽中的调节滑块(2.14)接触,调整调节螺钉(2.15),可调整调节弹簧(2.13)的压缩量,从而改变制动主弹簧(2.12)对制动盘(2.9)的作用力,达到调节制动力矩和制动速度,达到调节制动片、补偿制动片磨损;所述的锁紧螺母(2.16)用以锁紧调整好制动力矩和制动片磨损补偿的调节螺钉(2.15);所述的风罩(2.17)装在电机后盖(2.10)外;所述的吸尘圈(2.18)为两阶梯圆盘件,其小端圆盘端面与电机后盖(2.10)内端面固定,在制动状态下其大端圆盘外径与制动盘(2.9)内锥面小端直径应有0.5mm——1mm径向间隙、其大端圆盘端面与制动盘(2.9)内端面应有0.5mm轴向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幸福;喻扬,未经喻幸福;喻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2739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滑环刷架集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精密微距推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