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扣合式发光图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791.4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曾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彩云 |
主分类号: | A41D27/08 | 分类号: | A41D27/08;F21S9/02;H05B3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合式发光图,一种扣合式发光图,包括EVA板、PCB板、锂电池和超薄EL发光片,所述EVA板背面开设有与PCB板吻合的凹槽,所述EVA板固定于超薄EL发光片背面中央上,所述锂电池、PCB板和超薄EL发光片通过PCB板上的电路连接通电,超薄EL发光片的四角处设有四个与衣服上的固定上扣配合的固定下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打破以往衣服上图案设计上的单调性的传统观念,采用新技术设计一种安装于衣服上的可以发光的扣合式发光图,其结构简单,衣服穿起来极其自然、独特、美观,采用扣合连接,操作简单,且发光图可以自行选择,实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发光 | ||
【主权项】:
一种扣合式发光图,包括EVA板(a)、PCB板(b)、锂电池(c)和超薄EL发光片(e),其特征在于,所述EVA板(a)背面开设有与PCB板(b)吻合的凹槽,所述EVA板(a)固定于超薄EL发光片(e)背面中央上,所述锂电池(c)、PCB板(b)和超薄EL发光片(e)通过PCB板(b)上的电路连接通电;所述电路上包括变压器T1、MCU微控制器和和驱动器U1,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6和电阻R7,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和极性电容CD2,电容C6和电阻R15通过极性并补电容CD1连接在3.7V的电压上,极性电容CD2连接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也连接3.7V的电压;所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一端分别通过电容EL1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容EL2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容EL3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电容EL4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电容EL5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0连接MCU微控制器的引脚10,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1连接MCU微控制器的引脚9,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12连接MCU微控制器的引脚8,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电阻R13连接MCU微控制器的引脚5,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电阻R14连接MCU微控制器的引脚3,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9连接MCU微控制器的引脚1,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MCU微控制器的引脚2分别连接电阻R8和接地的开关S1,引脚6通过电阻R3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3上并联有电容C4,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接地的话筒接口MIC,电阻R6另一端通过电容C2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驱动器U1的引脚1和引脚8连接,驱动器U1的引脚2和引脚3接地源负极,驱动器U1的引脚6和引脚7均接在USB接口的接地线上,驱动器U1的引脚4连接驱动器U2的引脚4,驱动器U1的引脚5连接驱动器U2的引脚6,驱动器U2的引脚1通过电阻R1连接驱动器U1的引脚7,电压信号VCC通过电阻R2输入驱动器U2的引脚2,驱动器U2的引脚2和引脚3之间连接有电容C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彩云,未经曾彩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687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