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茶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0371.6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2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文献;汪绍荣;徐娥眉;胡学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祁门县江南春茶厂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叶绿林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摊青、杀青、揉捻、烘干、滚切、分筛、拣梗、风选、拼配、复烘、夜露、蒸茶、装篓、整条、烘干、包装、存放等工序,在复烘和蒸茶步骤中均加入了箬叶与茶叶充分混合提香,同时,在蒸茶过程中采用锅炉统一蒸汽热源蒸制,茶叶含水量更均匀,茶叶品质更好。本发明能减少陈化时间,且香气更好,仓味弱,提高茶叶的整体品质和缩短茶叶的上市周期,进而提高安茶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安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选取祁门槠叶种茶树芽叶,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初展;2)摊青:将采摘下来的茶叶均匀的摊在竹垫上,茶叶厚度为10~20cm,温度控制在10~20℃,至茶叶叶形萎缩、叶质柔软,表面无光泽为止;3)杀青: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进叶端温度控制在285~295℃、出叶端温度140~150℃、高温快杀,杀青后的茶叶手握叶质柔软略有粘性,嫩茎梗大多折而不断,叶片瘪而不卷,叶色变暗,青草气消失而略显清香为适度,杀青叶含水率为60~65%;4)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装入揉捻机揉桶进行揉捻,先轻压5分钟,再加压揉捻10分钟,最后松压揉捻10分钟,使茶条紧实即可;5)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用木炭在篾蔑罩上进行两次烘干,第一次文火慢烘,茶叶温度控制在70~80℃,每隔半小时翻动一次,烘至6‑7成干,将茶叶摊开在竹垫上,摊凉2~4小时,第二次加足火快烘提香,茶叶温度控制在90~110℃,烘至茶叶水分含量在8~10%;6)滚切:将茶叶在滚切机上进行滚切处理;7)分筛:将滚切后的茶叶分筛,分成不同长度,不同孔径;8)拣梗:手工剔除茶叶中的黄片、硬梗;9)风选:将茶叶经风选机风选,去除茶灰,黄片;10)拼配:按编号为DB 34/T 1841~2013的安徽省地方标准分级进行拼配;11)复烘:将拼配好的茶叶进行复烘提香,复烘茶叶温度控制在90~110℃,至茶叶含水量到5~6%;12)夜露:在立秋后,选择晴天夜晚,将茶摊在室外竹垫上,厚度为10cm,次日晨收起,以手握茶叶有柔软感为适度;13)蒸茶:在蒸锅内放置蒸架,并将蒸布放在蒸架上,取晒干后的箬叶,洗净,混在茶叶中一起摊在蒸布上,盖上蒸5~10分钟,至茶叶变软即可,连蒸布一同取出,然后剔除茶叶中的箬叶;14)装篓:将蒸过的茶叶称量装进篾篓内的箬叶中,对茶叶进行紧压成型;15)整条:将无盖篾篓相向成对设置,取四对无盖篾篓用篾条紧压捆绑成条;16)烘干:将捆绑成条的茶放进烘干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保持温度100℃~130℃,烘干36~40小时,茶叶含水率控制在10%~11%;17)包装:将烘干后的茶叶摊凉2‑4小时后打包成件,一件60斤;18)存放:将3件茶叶叠加成一堆,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室内温度保持在30℃以下,空气湿度小于50%,每堆间隔大于50cm,茶堆离墙距离大于1m;在所述步骤11复烘中加入干箬叶,剪碎,与茶叶混匀,一起烘干,干箬叶与茶叶的重量比为1:20,烘干后再进行风选,将箬叶剔除;所述步骤14)中装篓的茶叶压紧度为0.5~0.55g/c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祁门县江南春茶厂,未经安徽省祁门县江南春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037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丝渔线及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通用游戏音效管理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