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3836.2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严利民;陈静;冯俊;李跃;江军兵;张逸一;任春明;杜斌;潘浩;夏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该像素驱动电路包含8个P型晶体管和3个电容,有6个信号输入线,分别为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二扫描信号线、第三扫描信号线、第一发光控制线、第二发光控制线、数据信号线,通过对6个输入信号的控制,不仅补偿驱动管的阈值电压,而且能输出稳定的电流,从而保证OLED的正常发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像素 驱动 电路 | ||
【主权项】:
在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正极与第八晶体管M8的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一负电源VSS正极连接;第一正电源VDD:正极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负极接地;第一负电源VSS:正极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负极,负极接地;第一参考电压源Vref:正极连接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负极接地;第一初始电压源Vint:正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和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负极接地;第一扫描信号线S1: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第二扫描信号线S2:连接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和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第三扫描信号线S3:连接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第一发光控制线E1:连接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第二发光控制线E2: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数据信号线Dm: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第一电容C1:连接于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之间;第二电容C2:连接于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之间;第三电容C3:连接于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和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之间;第一晶体管M1:漏极与第一正电源VDD正极连接,源极与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栅极与第五晶体管M5的源极连接;第二晶体管M2:漏极与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连接,源极与数据信号线Dm连接,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1连接;第三晶体管M3:漏极与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连接,源极与第一初始电压源Vint正极连接,栅极与第二发光控制线E2连接;第四晶体管M4:漏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正极连接,源极与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连接;第五晶体管M5:漏极与第一晶体管M1源极连接,源极与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连接,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2连接;第六晶体管M6:漏极与第一参考电压源Vref正极连接,源极与第二晶体管M2漏极连接,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2连接;第七晶体管M7:漏极与第五晶体管M5的源极连接,源极与第一初始电压源Vint正极连接,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线S3连接;第八晶体管M8:漏极与第一晶体管M1源极连接,源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正极连接,栅极与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线E1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3383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显示屏的亮色度校正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