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回热器混合热力循环微型摆式发动机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6382.8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5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夏晨;徐义凯;申力夫;黄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53/00 | 分类号: | F02B53/00;F02M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带回热器的混合热力循环微型摆式发动机及设计方法,其结构是微型回热器螺旋式围绕在发动机主体外侧,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与主体泄漏热加热预混压缩气体;采用多腔室混合循环工作。设计方法包括1)利用多腔室摆式发动机行程略大的腔室,以常规内燃机二冲程热力循环工作,充当其他各腔在回热过程中的驱动器;2)其余带回热腔室运行四冲程循环,在压缩过程完成后,压缩气体被摆臂挤入螺旋式回热器中,吸收所有腔室经膨胀做功后排出的尾气余热;即对于n个腔室的多腔室摆式发动机,采用n-1个腔室的压缩气体吸收n个腔室的尾气余热,由此发动机按混合热力循环工作。优点:提高了发动机热效率,解决了加装回热器后带来的发动机运行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带回 混合 热力 循环 微型 摆式 发动机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带回热器的混合热力循环微型摆式发动机,其特征是包括多腔室发动机主体与微型回热器,其中微型回热器以螺旋形围绕在发动机主体上,从热尾气中获得热量外,还可以利用发动机热泄漏的能量加热预混气,同时从发动机两个主要能量损失渠道着手减少能量损失,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1638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