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多级闪蒸脱硫废水处理与回收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9622.8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刚;李明春;骆仲泱;倪明江;高翔;岑可法;方梦祥;周劲松;施正伦;程乐鸣;王勤辉;王树荣;余春江;王涛;郑成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式多级闪蒸脱硫废水处理与回收装置及其方法。装置主要由板式换热器、板式冷凝器、锅炉、闪蒸罐、淡水罐、水泵和不锈钢管道组成。本发明中经过预处理的脱硫废水逐级进入板式换热器被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入第一级闪蒸罐闪蒸,二次蒸汽进入下一级板式换热器冷凝释放潜热预热脱硫废水,被浓缩后的脱硫废水进入下一级闪蒸罐发生闪蒸,过程依次进行直至末级,末级二次蒸汽进入板式冷凝器,各级冷凝淡水进入淡水池回收利用,浓缩后的脱硫废水一部分作为循环液维持闪蒸过程的持续进行,一部分进入浓缩液处理池后集中处理。本发明能够回收二次蒸汽的潜热,浓缩倍数高,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能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多级 闪蒸 脱硫 废水处理 回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板式多级闪蒸脱硫废水处理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板式换热器(1)、第一级升压泵(2)、第二级板式换热器(3)、第二级升压泵(4)、第一级淡水罐(5)、第n‑1级板式换热器(6)、第n‑1级升压泵(7)、第二级淡水罐(8)、第n级板式换热器(9)、第n级升压泵(10)、第n‑1级淡水罐(11)、板式冷凝器(12)、脱硫废水预处理池(13)、升压泵(14)、第n级淡水罐(15)、淡水泵(16)、淡水池(17)、循环水泵(18)、浓缩液处理池(19)、第n级输送泵(20)、三通阀(21)、第n级闪蒸罐(22)、第n‑1级输送泵(23)、第n‑1级闪蒸罐(24)、第二级输送泵(25)、第二级闪蒸罐(26)、第一级输送泵(27)、第一级闪蒸罐(28)、锅炉(29);所述的第一级板式换热器(1)蒸汽进口通过管道与锅炉(29)蒸汽出口相连,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与锅炉(29)进水口相连,脱硫废水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级升压泵(2)出口相连,脱硫废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级闪蒸罐脱硫废水进口(39)相连; 所述的第二级板式换热器(3)蒸汽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级闪蒸罐二次蒸汽出口(36)相连,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级淡水罐(5)相连,脱硫废水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级升压泵(4)出口相连,脱硫废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级升压泵(2)进口相连;所述的第n‑1级板式换热器(6)蒸汽进口通过管道与第n‑2级闪蒸罐二次蒸汽出口(36)相连,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n‑2级淡水罐相连,脱硫废水进口通过管道与第n‑1级升压泵(7)出口相连,脱硫废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n‑2级升压泵进口相连;所述的第n级板式换热器(9)蒸汽进口通过管道与第n‑1级闪蒸罐二次蒸汽出口(36)相连,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n‑1级淡水罐(11)相连,脱硫废水进口通过管道与第n级升压泵(10)出口相连,脱硫废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n‑1级升压泵(7)进口相连;所述的板式冷凝器(12)蒸汽进口通过管道与第n级闪蒸罐二次蒸汽出口(36)相连,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n级淡水罐(15)相连,脱硫废水进口通过管道与升压泵(14)出口相连,脱硫废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n级升压泵(10)进口相连;所述的脱硫废水预处理池(13)通过升压泵(14)与板式冷凝器(12)相连;所述的第一级淡水罐(5)通过管道与第二级淡水罐(8)相连,第二级淡水罐(8)通过管道与第三级淡水罐相连,第n‑1级淡水罐(11)通过管道与第n级淡水罐(15)相连,第n级淡水罐(15)通过淡水泵(16)与淡水池(17)相连;所述的第一级闪蒸罐(28)排液口通过第一级输送泵(27)与第二级闪蒸罐(26)脱硫废水进口相连,第二级闪蒸罐(26)排液口通过第二级输送泵(25)与第三级闪蒸罐脱硫废水进口相连,第n‑1级闪蒸罐(24)排液口通过第n‑1级输送泵(23)与第n级闪蒸罐(22)脱硫废水进口相连,第n级闪蒸罐(22)排液口通过第n级输送泵(20)与浓缩液处理池(19)相连;所述的循环泵(18)通过管道与三通阀(21)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9962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无线信标接入的公网调度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