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光缆复合型漏泄同轴电缆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3327.9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潘艺新;许波华;蓝燕锐;赵瑞静;黄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H01P11/00;H01Q13/20;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内嵌光缆复合型漏泄同轴电缆及其制作方法,相比单一的漏泄同轴电缆产品,既保留了漏泄同轴电缆所具备的所有性能优势,同时还增加了光缆性能优势。内嵌光缆复合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扎纹铜管、聚乙烯发泡绝缘层、开槽铜带和聚烯烃外护套;在扎纹铜管内包裹有光缆,在扎纹铜管外挤护有聚乙烯发泡绝缘层,在聚乙烯发泡绝缘层的外面包裹一层开槽铜带,在开槽铜带的外面挤塑有聚烯烃外护套。本发明的内嵌光缆复合型漏泄同轴电缆通过内嵌光缆,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复合型结构,保证了该电缆既具备漏泄同轴电缆所具备的电气性能,又增加光缆所具备的电气性能,是多功能型的新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复合型 漏泄 同轴电缆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内嵌光缆复合型漏泄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扎纹铜管、聚乙烯发泡绝缘层、开槽铜带和聚烯烃外护套;在扎纹铜管内包裹有光缆,在扎纹铜管外挤护有聚乙烯发泡绝缘层,在聚乙烯发泡绝缘层的外面包裹一层开槽铜带,在开槽铜带的外面挤塑有聚烯烃外护套;内嵌光缆复合型漏泄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如下:(1)光缆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可以由单根光纤单元或多根光纤单元组成,在中心加强芯的周围环绕有单光纤单元,在光纤单元的外面包裹一层涂塑铝管,在涂塑铝管的外面挤塑一层聚乙烯外护套,要求光缆的外径小于扎纹铜管的内径就能满足要求;(2)扎纹铜管由紫铜带经过切边后,过U型槽成型弯曲成圆形状,将光缆包裹在内部,并经过氩弧焊气体焊接方式将其焊接成封闭铜管,经过偏心扎纹的方式使光滑的铜管扎成螺旋式环形的铜管,要求焊缝不能出现虚焊的问题,铜带的厚度要符合标准,扎纹成形的波峰、波谷、节距要在严格控制要求之内;(3)扎纹铜管生产完成后,继续在物理发泡生产线进行挤塑聚乙烯发泡绝缘层;首先在扎纹铜管的外面挤内皮层材料,内皮层材料使用低密度聚乙烯,在内皮挤塑机温度控制在140℃~200℃过机头,直接挤护到扎纹铜管的外面,形成内皮层;然后在内皮层外挤聚乙烯发泡绝缘层;聚乙烯发泡绝缘层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成核剂的混合料,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成核剂重量百分配比分别为74:25:1;所述的成核剂采用聚乙烯成核剂,混合料在130℃~200℃熔融状态下高压注入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在螺杆的旋转、剪切作用下,使熔融塑料和气体充分混合,熔融聚乙烯混合物和气体混合成核,发泡混合物通过挤塑机头均匀稳定地挤出,包覆到上述挤包有内皮层的扎纹铜管的外面,形成聚乙烯发泡绝缘层,挤塑机温度控制在130℃~200℃,过机头经过热水槽温度在35℃~40℃冷却,再经过冷水槽20℃~30℃冷却,经过吹干,最后绕在盘具上,要求内皮层和聚乙烯发泡绝缘层之间不能出现泡孔,聚乙烯发泡绝缘层外表面光滑、圆整、无鼓包,偏心度和椭圆度≤4%;(4)开槽铜带制作过程,开槽铜带经自动冲孔机按预先设计的槽型结构和尺寸冲孔,冲孔节距偏差±0.15mm,槽孔完整无毛刺,铜无氧化,根据客户不同性能需求,选择相对应的槽型,所冲的槽间距和行程必须在要求的范围之内;(5)纵包,挤塑一体化在护套生产线进行,将物理发泡生产出来的聚乙烯发泡绝缘层,通过放线架经过牵引,在挤塑机头前面经过圆弧槽型装置,让开槽铜带紧裹在聚乙烯发泡绝缘层的外面,通过纵包,挤塑一体化的方式在开槽铜带的外面挤包上聚烯烃外护套,使用聚烯烃,挤塑温度控制在120‑160℃,从机头出来后,先经过热水槽,温度控制在35℃~40℃冷却,再经过冷水槽,温度控制20℃~30℃进行冷却,经过吹干,在开槽铜带的外面形成聚烯烃外护套,绕在成缆盘上,制成了内嵌式复合型漏泄同轴电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533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