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智能组件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8136.4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3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盛万兴;梁英;宋祺鹏;王金丽;王金宇;杨红磊;寇凌峰;方恒福;王利;段祥骏;冯德志;李运硕;王逢浩;赵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智能组件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智能组件中各个模块设计密封的金属外壳,并优化选择金属外壳的材料和厚度;选择各个模块独立接地接线方式,并缩短接地距离;根据各个模块分发热量,实现优化散热。本发明提出的提高智能组件的抗高低温、电磁兼容性等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对智能组件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智能组件的独立模块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通过独立的封闭金属外壳实现改善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了智能组件不需要通过外力改善环境而直接安装在一次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改善和提高了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智能 组件 环境 适应能力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智能组件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为智能组件中各个模块设计密封的金属外壳,并优化选择金属外壳的材料和厚度;步骤2:选择各个模块独立接地接线方式,并缩短接地距离;步骤3:根据各个模块分发热量,实现优化散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813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