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煤制气甲烷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1875.4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2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孟建;吴琳;朱艳芳;檀结东;吴学其;徐本刚;黄先亮;蔡进;蔡成伟;陈长新;魏士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C10L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甲烷合成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烷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适用于煤气化制代用天然气;在较高温度和高CO含量下具有稳定性高,不易积碳等特点。该催化剂特征在于采用分步共沉淀工艺,先将镁、铝的可溶性盐混合溶液加入到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溶液中进行中和沉淀;再将镍的可溶性盐以及镧、钾、铈中的一种或几种可溶性盐的混合溶液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继续进行中和沉淀;最后经洗涤、过滤、干燥、粉碎、焙烧、造粒、压片成型,再焙烧得到甲烷合成催化剂。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制气 甲烷 合成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用于煤制气甲烷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步共沉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镁、铝的可溶性盐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到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溶液中进行中和沉淀,温度控制在50℃‑80℃,沉淀时间0.5h‑3h;b.将镍的可溶性盐以及镧、钾、铈中的一种或几种可溶性盐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a的溶液中继续进行中和沉淀,温度控制在70℃‑120℃,沉淀时间1h‑4h;c.将沉淀好的料浆在搅拌的状态下进行老化,温度控制在80℃‑140℃,时间1h‑5h,pH值控制在7.0‑8.5;d.将沉淀洗涤、过滤、干燥、粉碎、焙烧;e. 加重量百分含量1%‑6%的粘结剂、造孔剂进行造粒;f.压制成片剂,再焙烧后得到甲烷合成催化剂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3187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