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强化后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5548.8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睿;彭禹;洪超;陈丹;杨昉婧;李道进;沈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刘翠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后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系统,包括填埋气进气管、强化硝化池(IN池)、脱氧器、强化反硝化池(ID池)和沉淀池;IN池采用填埋气曝气,ID池采用经脱氧器脱除氧气的填埋气进行曝气;IN池中的IN池曝气管伸入池内长度为池长的2/3;IN池和ID池由分隔墙分隔开,分隔墙距池底距离为池高的1/5;IN池中填埋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介于2∶1~4∶1之间;IN池气内循环的气体比例为50%~80%;ID池气体内循环的气体比例为70%-90%;IN池和ID池中微生物的预驯化时间介于3-5d之间。本发明具有脱氮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构筑物和设备较少,基建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强化 后置 硝化 工艺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强化后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系统,包括:填埋气进气管(1)、强化硝化池(2)、脱氧器(3)、强化反硝化池(4)以及沉淀池(5);其特征在于:强化硝化池(2)和强化反硝化池(4)形成反应区,且强化硝化池(2)和强化反硝化池(4)底部连通,并分别布设曝气管(18),曝气管(18)的管道上均布有曝气头(9);强化硝化池(2)的顶部设置IN池气体内循环管(6)和IN池排气管(14),强化反硝化池(4)的顶部设置ID池气体内外循环管(11),其中IN池气体内循环管(6)上配置有IN池气体内循环泵(19),ID池气体内外循环管(11)上配置有ID池气体内循环泵(20)和ID池气体外循环泵(13);脱氧器(3)通过脱氧进气管(12)分别与填埋气进气管(1)及ID池气体内外循环管(11)连接;填埋气进气管上连接有IN池气体内循环管(6)、空气进气管(10)及脱氧进气管(12);沉淀池(6)通过连接管(17)与强化反硝化池(4)连接,沉淀池(6)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8)回流到强化硝化池(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2554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