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色比/电化学生物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24014.3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靖云;马晔;蔡斌;叶志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3;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色比/电化学生物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泡沫镍在H2和Ar气氛下加热到1000℃。然后引入高纯度甲烷以吸附碳源,之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得到镍/石墨烯的三维网络,之后将样品放入Na2WO4、H2C2O4和(NH4)2SO4的水热釜中并用盐酸调节pH值在180℃条件下反应18小时,之后用盐酸和FeCl3将镍骨架腐蚀,得到三维石墨烯@氧化钨纳米线生物传感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传感材料显示了优异的色比和电化学传感性能,既实现了色比传感材料方便实用的功能,也能利用其优异的电化学传感性能极为精准的探测多种生物分子,且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产率高,重复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电化学 生物 传感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多功能色比/电化学生物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色比/电化学生物传感材料为三维石墨烯@氧化钨纳米线核壳结构多功能色比/电化学生物传感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一定体积的泡沫镍经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洁后的得到三维石墨烯所需的镍模版;2)将步骤1)所得的镍模版负载于石英舟中,送入CVD管式炉并保证气密性;3)向步骤2)的石英管中通入H2和Ar使管体内气压达到大气压并在1小时内升温到1000℃;4)向步骤3)的石英管中通入高纯度甲烷气体,后关闭甲烷气体在10分钟内快速冷却到室温,得到镍@三维石墨烯;5)将一定比例的Na2WO4、H2C2O4和(NH4) 2SO4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淡黄色澄清的前驱体;6)取40mL步骤5)所得的前驱体和500μLHCl放入50ml水热釜中,并放入1平方厘米的步骤4)所得的镍@三维石墨烯;7)将步骤6)中的水热釜放入180℃恒温箱中保温18小时后取出,得到镍@三维石墨烯@氧化钨纳米线;8)将步骤7)所得的镍@三维石墨烯@氧化钨纳米线放入HCl和FeCl3溶液中去除镍模版,得到三维石墨烯@氧化钨纳米线生物传感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2401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