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年煤田塌陷水域的综合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1904.9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段登选;许国晶;杜兴华;刘飞;张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C02F3/32;C02F101/20;C02F103/0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500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年煤田塌陷水域的综合治理方法。煤田塌陷水域水中往往含有过量重金属,水污染重,有些塌陷水域还有可能跟地下的矿井水相通,相互影响,很难治理,很多水体还存在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为此,本发明将经过特殊培育的亚成熟田螺投放至塌陷水域富集塌陷水域的重金属;田螺成熟后,用生石灰杀死后,与粘土混合,覆盖在塌陷水域裂隙、台阶、深坑处后踏实形成不透水层。一方面阻止塌陷水域与地下水、矿井水形成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实现对重金属的固稳化处理。二)创造性地设计了弹性螺旋短毛绳构成的人工新介质,结合夹持刮板,可以不断地从塌陷水体内吸附有机残渣,不断去除,特别适合多年煤田塌陷水域。 | ||
搜索关键词: | 多年 煤田 塌陷 水域 综合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年煤田塌陷水域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重金属治理(1)搜集种螺,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体重12克~16克的鲜活螺作种螺,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2)人工繁殖田螺苗:在水深40‑60cm人工水池或自然水域中,投放种螺,每平方米水面投放10只,3公7母,必要时定期投喂水花生、金鱼藻或其他水草,且每三天每平方米水面投喂麦麸粉15克,及时收集田螺卵;(3)在人工水池或自然水域设置幼螺养殖网,并将幼螺养殖网浸没在水面以下5‑8cm,将收集到的田螺卵投入幼螺养殖网中孵化,初期每平方米可投放8千到1万粒田螺卵,孵化后第三天开始投喂少量水花生、金鱼藻或其他水草,随着幼螺不断长大,至逐渐减少饲养密度,至单个田螺体重达到5~8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200只以下;(4)将田螺捞起后,投入水深40‑60cm、水源由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和0.67~0.70重量份的氯化钠溶解混合而成的养殖池中饲养15d,每平方米水面饲养150只,定期投喂水花生、金鱼藻或其他水草,且每三天每平方米水面投喂麦麸粉15克,得亚成熟田螺,将亚成熟田螺投入矿井塌陷水域饲养,必要时定期投喂水花生、金鱼藻或其他水草,至田螺单个体重达10克~20克时,用网兜捞起;(5)将捞起的田螺装入器皿,捣破螺壳,投入生石灰及少量水,将其杀死,得混合物一,其中田螺、水和生石灰的重量比为1:2.5:1;(6)将混合物与20倍重量的粘土混合均匀,得混合物二;(7)将混合物二投至塌陷水域裂隙、台阶、深坑处;(8)最后再投入80~100倍于生石灰重量的粘土,覆盖在塌陷水域裂隙、台阶、深坑处,人工踏实,该步骤所加粘土由粒径在3‑8cm之间粘土颗粒和粒径≤5mm粘土粉末,二者比例为1:5;(9)检测水体内镉、铅、砷、汞重金属含量是否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如果不达标,重复第(1)—(8),直至水体水质达标;(二).富营养化水体净化①.在待净化水体上设置浮床,并在浮床底部悬挂多个Ω形挂钩,并在每个Ω形挂钩两端分别悬挂一个弹性螺旋短毛绳,形成多个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新介质,并使弹性螺旋短毛绳浸没在水中;其中,所述弹性螺旋短毛绳由弹性螺旋绳体及弹性螺旋绳体上均匀密布的柔性空心纤维构成,两个弹性螺旋绳体顶部弯曲成环扣,并通过该环扣悬持在Ω形挂钩上,两个弹性螺旋绳体的螺旋轴线重合,并相对于过螺旋轴线的Ω形挂钩垂直平面对称;②.搅动待净化水体底部污泥,使污泥中的有机残渣和微生物泛起,并被弹性螺旋绳体及其上的柔性空心纤维吸附;③.8‑10天后,乘船将弹性螺旋短毛绳逐个取出,用夹持刮板,将有机残渣刮落到船舱内,然后将刮净的弹性螺旋短毛绳重新安装到浮床底部;其中所述夹持刮板包括两个刮杆,两个刮杆一端铰接,另一端为柄部,两个刮杆中部分别开有两个半圆形缺口,半圆形缺口两两相对,形成两个圆形刮孔,两个圆形刮孔的中心距等于弹性螺旋短毛绳螺旋半径的两倍,两个刮杆可将弹性螺旋短毛绳夹在半圆形缺口之间;④.检测水体,如水体水质不达标,重复第②、③步,如水质达标,净化治理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9190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