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底壳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82139.4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娟;王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鸿程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2D18/06;C22F1/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3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底壳加工工艺,涉及汽车发动机配件领域,包括熔炼,压铸,去浇口,热处理,切削加工,清理飞边和密封检验七个工艺过程,本工艺方法中,将铝合金按一定配比进行熔炼去杂,通过真空恒温压铸,可保证压铸过程的稳定性且可使油底壳的孔隙率小于4%,对油底壳底部进行局部高频淬火,避免了大面积淬火,能进一步提高油底壳的伸长率、抗冲击性能和局部硬度,满足工程规定要求,工艺简单,运用于流水线生产可实现自动化程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底壳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油底壳加工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熔炼:将铝合金锭放入熔炼炉预热,预热250‑‑350℃下保温2‑‑4h,铝合金锭全部熔化后升温,当合金液温度到590‑‑540℃时,将精炼剂压入合金液内,缓慢均匀转动直到反应停止,精炼后,静置10‑‑20min,然后去除合金液表面的熔渣,再将合金液转入保温炉;(2)压铸:将步骤(1)熔炼好的合金保温在540‑‑570℃进行压铸,在模具上安装两处真空阀进行真空压铸,并且在压铸模具内加工出加热油通道,外接模具加热器,采用恒温压铸,保证压铸过程的稳定性;(3)去浇口:将步骤(1)压铸好的工件用去浇口机切去浇口;(4)热处理:将步骤(3)去掉浇口的工件放到热处理设备的感应盘上,夹紧工件后,进行热处理软化,即对油底壳底部进行局部高频淬火;(5)切削加工:将步骤(4)热处理后的工件放到机床上,夹紧工件车削出需要的结构形状;(6)清理飞边:去除步骤(5)加工过程中产生毛刺和飞边,并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7)密封检验:将步骤(6)制得工件和检漏样机装配,检查工件安装尺寸及密封精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鸿程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鸿程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8213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