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模具模内自动切浇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6434.9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陆亦飞;董晶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模内自动切切浇口结构。现有的模内剪浇口结构较多,但大多存在结构不可靠,容易失效,结构复杂成本较大,或者只适用于小浇口,甚至需更改产品结构与外观。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位于后模型腔的流道内设有一可将浇口切断的顶刀,该顶刀的底部与一连接在后模上的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开模时通过推杆将顶刀推出进而切断浇口,推杆的下端部设有一位于模座内的顶刀面板,该顶刀面板搁在一位于模座内的顶刀底板上。本发明会自动将浇口与产品有效地分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自动 浇口 结构 | ||
【主权项】:
注塑模具模内自动切浇口结构,包括前模(1)和与前模配合使用的后模(2),后模(2)固定连接在模座(3)上,其特征在于,位于后模型腔的流道内设有一可将浇口切断的顶刀(4),该顶刀(4)的底部与一连接在后模上的推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开模时通过推杆(5)将顶刀(4)推出进而切断浇口,推杆(5)的下端部设有一位于模座内的顶刀面板(6),该顶刀面板(6)搁在一位于模座内的顶刀底板(7)上;所述推杆(5)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在后模上且可上下移动的复位杆(8),推杆(5)和复位杆(8)的下端均穿过顶刀面板(6)抵触在顶刀底板(7)上,该顶刀底板(7)的下方设有位于模座内的一顶针底板(9)和一搁在顶针底板(9)上的顶针面板(10),顶针底板(9)和顶针面板(10)可在模座内上下移动,顶刀面板(6)与顶针底板(9)之间设有多个定位柱(11);每个定位柱(11)上套有一位于顶刀底板(7)与顶针面板(10)之间的弹簧(12),在合模状态下弹簧(12)被压缩,推杆(5)的上端置于后模型腔的流道内,复位杆(8)的上端置于后模(2)内,顶刀面板(6)与后模(2)之间存在推杆完全推出时保证将浇口切断的行程(13);在开模状态下弹簧复位,弹簧(12)的复位力使推杆(5)的上端置于后模型腔的流道外,复位杆(8)的上端置于后模外;位于复位杆正上方的前模内设有底端与复位杆上端抵触的前模顶杆(14),合模时前模顶杆(14)推复位杆(8)使其位于后模内,从而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7643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