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命激活仪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6195.9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7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彭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罗民;程玉云;彭程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生命激活仪是一种把血液激化(UBIO)与血液透析(HD)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医疗设备。血透能可靠地降低血糖,血液激化能激活胰岛功能,通过直接降血糖和激活胰岛功能,达到对糖尿病的有效治疗。血液激化能有效地治疗病毒感染,能提高免疫力,改善缺氧,对心、脑缺血缺氧性疾病有效。本发明适合在多种医疗机构中针对各种急、慢性疾病及亚健康人群进行治疗,抢救,康复,保健,预防。对减少抗生素滥用避免药物副反应有积极效果。健康产业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生命 激活 | ||
【主权项】:
一种生命激活仪,特别是一种用于临床保健、预防、治疗、抢救、康复于一体的生命激活仪,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生命激活仪的体外血液循环系统由以下各部件构成,血管穿刺针(1)的针尖端与人体的静脉血管相接,血管穿刺针(1)的另一端针尾管与动脉导管(2‑1)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1)段与三通管(3)的第一端(3‑1)端相连接,三通管(3)的第二端(3‑2)与动脉导管(2‑2)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2)段与除泡器(4)的一端相连接,除泡器(4)的另一端与动脉导管(2‑3)相连接,除泡器(4)的上方有排气管(4‑1)和排气管帽(4‑2),动脉导管(2‑3)段继续延长与血泵管(2‑4)段相连接,血泵管(2‑4)盘绕在血泵(5)壳内,血泵管(2‑4)出血泵(5)后,继延长为动脉导管(2‑5)段,从动脉导管(2‑5)段分支出动脉压监测管(6),动脉压监测管(6)与动脉压表(7)相连接,动脉导管(2‑5)段继延长,在动脉导管(2‑5)段,经电动夹(8)中通过,动脉导管(2‑5)段经电动夹(8)通过后,与高压氧合器(9)的一端相连接,在高压氧合器(9)上,连接有医用氧气输入管(9‑1),医用氧气输出管(9‑2),氧气测压管(9‑3),氧气压表(9‑4),调氧压帽(9‑5),在高压氧合器(9)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10)段相连接,静脉导管(10)段延长分支出静脉压监测管(10‑1),静脉压监测管(10‑1)与静脉压表(10‑2)相连接,静脉导管(10)段的另一端与静脉除泡器(11)相连接,在静脉除泡器(11)上,有排气调压管(11‑1)和排气帽(11‑2),在静脉除泡器(1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10)相连接,静脉导管(10)经电动夹(12)中通过后与三通管(3)的第三端(3‑3)相连接,构成生命激活仪的单针穿刺体外血液循环式紫外线照射充氧系统;由血管穿刺针(1)的针尖端与人体静脉血管相接,血管穿刺针(1)的另一端针尾管与动脉导管(2‑1)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1)段与除泡器(3)相连接,在除泡器(3)上,在相连的排气管(3‑1)和排气管帽(3‑2),在除泡器(3)的另一端与动脉导管(2‑3)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3)继延续,与血泵管(2‑4)段相连接,血泵管(2‑4)盘绕在血泵(5)壳内,血泵管(2‑4)段之后继延长为动脉导管(2‑5)段,从动脉导管(2‑5)段分支出动脉压监测管(6),动脉压监测管(6)与动脉压表(7)相连接,动脉导管(2‑5)段继延长,在动脉导管(2‑5)段,途经电动夹(8)中通过与高压氧合器(9)的一端相连接,在高压氧合器(9)上,连接有医用氧气输入管(9‑1),医用氧气输出管(9‑2),氧气测压管(9‑3),氧气压表(9‑4),调氧压帽(9‑5),在高压氧合器(9)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10)段相连接,静脉导管(10)段延长分支出静脉压监测管(10‑1),静脉压监测管(10‑1)与静脉压表(10‑2)相连接,静脉导管(10)段的另一端与静脉除泡器(11)相连接,在静脉除泡器(11)上,有排气调压管(11‑1)和排气帽(11‑2),在静脉除泡器(1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10)相连接,静脉导管(10),经电动夹(12)中通过后与血管穿刺针(13)相连接,构成生命激活仪的双针穿刺体外血液循环式紫外线照射充氧系统;由血管穿刺针(1)的针尖端与人体静脉血管相连接,血管穿刺针(1)的另一端针尾管与动脉导管(2‑1)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1)段与三通管(3)的第一端(3‑1)相连接,三通管(3)的第二端(3‑2)与动脉导管(2‑2)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2)段与除泡器(4)的一端相连接,除泡器(4)的另一端与动脉导管导管(2‑3)段相连接,在除泡器(4)的上方有排气管(4‑1)和排气管帽(4‑2),动脉导管(2‑3)段继续延长与血泵管(2‑4)段相连接,血泵管(2‑4)盘绕在血泵(5)的壳内,血泵管(2‑4)段之后继延长为动脉导管(2‑5)段,在动脉导管(2‑5)段分支出动脉压监测管(6),动脉压监测管(6)与动脉压表(7)相连接,动脉导管(2‑5)段继延长与透析器(8)的动脉端(8‑1)相连接,静脉导管(9)的一端与透析器(8)的静脉端(8‑2)相连接,在透析器(8)的侧面分别有透析液输入管(8‑3)和透析液输出管(8‑4),静脉导管(9)段的一端与透析器(8)的静脉端相连接,经电动夹(10)中通过后与高压氧合器(11)的一端相连接,在高压氧合器(11)上有氧气输入管(11‑1),氧气输出管(11‑2)氧气压表管(11‑3),氧气压表(11‑4)和调压氧帽(11‑5),在高压氧合器(1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9)相连接,静脉导管(9)延续分支出静脉压监测管(9‑1)和脉压表(9‑2)相连接,静脉导管(9)延续与除泡器(12)相连接,在除泡器(12)上有排气管(12‑1)和排气管帽(12‑2),静脉导管(9)继延续通过电动夹(13)与三通管(3)的第三端(3‑3)相连接,构成生命激活仪的单针穿刺血液透析和体外血液循环式血液激化和透析液导管系统;由血管穿刺针(1)的针尖端与人体静脉血管相连接,血管穿刺针(1)的另一端针尾管与动脉导管(2‑1)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1)段延续成动脉导管(2‑2)段,动脉导管(2‑2)与除泡器(3)一端相连接,在除泡器(3)上,有排气管(3‑1)和排气管帽(3‑2),除泡器(3)的另一端与动脉导管(2‑3)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3)段延续向前与血泵管(2‑4)相连接,血泵管(2‑4)段盘绕在血泵(5)的壳内,血泵管(2‑4)段继延续向前为动脉导管(2‑5)段,动脉导管(2‑5)段分支出动脉压管(6),动脉压管(6)与动脉压表(7)相连接,动脉导管(2‑5)继延长与透析器(8)的动脉端(8‑1)相连接,静脉导管(9)的一端与透析器(8)的静脉端相连接,在透析器(8)的侧面分别有透析液输入管(8‑3)和透析液输出管(8‑4),静脉导管(9)段的一端与透析器(8)静脉端相连接,经电动夹(10)中通过后与高压氧合器(11)的一端相连接,在高压氧合器(11)上有氧气输入管(11‑1),氧气输出管(11‑2),氧气压表管(11‑3)氧气压表(11‑4)和调压氧帽(11‑5),在高压氧合器(1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9)相连接,静脉导管(9)延续与除泡器(12)相连接,在除泡器(12)上,有排气管(12‑1)和排气管帽(12‑2),除泡器(12)另一端的静脉导管(9)延续通过电动夹(13)后,与穿刺针尾管(14)相连接,构成生命激活仪的双针穿刺体外血液循环式血液激活和血液透析导管系统;由血管穿刺针(1)的针尖端与人体静脉血管相连接,血管穿刺针(1)的另一端针尾管与动脉导管(2‑1)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1)段与三通管(3)的第一端(3‑1)相连接,三通管(3)的第二端(3‑2)与动脉导管(2‑2)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2)段与除泡器(4)的一端相连接,除泡器(4)的另一端与动脉导管(2‑3)相连接,在除泡器(4)上有排气管(4‑1)和排气管帽(4‑2),动脉导管(2‑3)段与血泵管(2‑4)段相连接,血泵管(2‑4)盘绕在血泵(5)的壳内,血泵管(2‑4)继延续为动脉导管(2‑5)段,在动脉导管(2‑5)段分支出动脉压监测管(6),动脉压监测管(6)与动脉压表(7)相连接,动脉导管(2‑5)段继延续与透析器(8)的动脉端接头(8‑1)相连接,透析器(8)的静脉端接头(8‑2)与静脉导管(9)相连接,透析器(8)的透析液输入孔(8‑3)和透析液输出孔(8‑4)分别在透析器(8)两端的侧壁并分别与透析液循环管(8‑5)和透析液循环管(8‑6)相连接,静脉导管(9)经电动夹(10)通过后,与高压氧合器(11)的一端相连接,高压氧合器(1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9)的延续段相连接,静脉导管(9)的延续段分支出静脉压监测管(9‑1),静脉压监测管(9‑1)与静脉压表(9‑2)相连接,静脉导管(9)延续段继向前与除泡器(12)相连接,在除泡器上,有排气管(12‑1)和排气帽(12‑2),除泡器(12)另一端的静静脉导管(9)通过电动夹(13)与三通管(3)的第三端(3‑3)相连接;医用氧气源(14)与氧气源接头(15)相连接,氧气源接头(15)与氧气源接头开关(16)相连接,氧气源接头开关(16)与氧气压表(17)相连接,氧气压表(17)与氧气湿化瓶(18)相连接,氧气湿化瓶(18)与氧气输送管(21)相连接,在氧气输送管(21)上,连接有氧气压表管(19)和氧气压监测表(20),氧气输送管(21)与高压氧合器(11)上的氧气输入管(11‑1)之间的连接头(22)相连接,高压氧合器(11)上的氧气输出管(11‑2)与氧气排出管(24)之间的连接头(23)相连接,氧气排出管(24)延续为氧气排泄管(25);高压氧合器(11)置于紫外线照射摇蓝(26)中,在紫外线照射摇蓝(26)下方的正中,连接有滚柱轴(27),在紫外线照射摇蓝(26)两侧的下方,相连接有电磁阀及推拉扞(28a和28b),电磁阀及推拉扞(28a和28b)与基底支架(29)相连接,共同构成单针穿刺体外血液循环式血液透析血液激活部件连接系统;由血管穿刺针(1)的针尖端与人体静脉血管相连接,血管穿刺针(1)的另一端针尾管与动脉导管(2‑1)相连接,动脉导管(2‑1)延续为(2‑2)段,并与除泡器(3)的一端相连接,除泡器(3)的另一端与动脉导管(2‑3)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3)段延续与血泵管(2‑4)相连接,血泵管(2‑4)盘绕在血泵(5)的壳中,血泵管(2‑4)继延续为动脉导管(2‑5)段,在动脉导管(2‑5)段分支出动脉压监测管(6)与动脉压表(7)相连接,动脉导管(2‑5)段继延续与透析器(8)的动脉端(8‑1)相连接,透析器(8)的静脉端接头(8‑2)与静脉导管(9)相连接,透析器(8)的透析液输入孔(8‑3)和透析液输出孔(8‑4)分别在透析器(8)两端的侧壁并分别与透析液循环输入管(8‑5)和透析液循环排出管(8‑6)相连接,静脉导管(9)经电动夹(10)通过后,与高压氧合器(11)的一端相连接,高压氧合器(1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9)的延续段相连接,静脉导管(9)的延续段分支出静脉压监测管(9‑1),静脉压监测管(9‑1)与静脉压表(9‑2)相连接,静脉导管(9)延续段继向前与除泡器(12)相连接,在除泡器上,有排气管(12‑1)和排气帽(12‑2),除泡器(12)另一端的静静脉导管(9)通过电动夹(13)与另一根穿刺针(1‑1)的针尾管相连接;医用氧气源(14)与氧气源接头(15)相连接,氧气源接头(15)与氧气源接头开关(16)相连接,氧气源接头开关(16)与氧气压表(17)相连接,氧气压表(17)与氧气湿化瓶(18)相连接,氧气湿化瓶(18)与氧气输送管(21)相连接,在氧气输送管(21)上,连接有氧气压表管(19)和氧气压监测表(20),氧气输送管(21)与高压氧合器(11)上的氧气输入管(11‑1)之间的连接头(22)相连接,高压氧合器(11)上的氧气输出管(11‑2)与氧气排出管(24)之间的连接头(23)相连接,氧气排出管(24)延续为氧气排泄管(25),高压氧合器(11)置于紫外线照射摇蓝(26)中,在紫外线照射摇蓝(26)下方的正中,连接有滚柱轴(27),在紫外线照射摇蓝(26)两侧的下方,相连接有电磁阀及推拉扞(28a和28b),电磁阀及推拉扞(28a和28b)与基底支架(29)相连接,共同构成双针穿刺体外血液循环式血液透析血液激活部件连接系统;紫外线照射摇蓝(26)中的紫外线照射滤网框架(27)由紫外线照射滤网横架(26‑1)与紫外线照射滤网纵架(26‑2)相连接而成,不锈钢丝网(26‑3)固定于紫外线照射滤网横架(26‑1)与紫外线照射滤网纵架(26‑2)之间的底层面;在紫外线照射摇蓝(26)的紫外线照射滤网框架(27)的下方,安置有特制紫外线灯座(26‑5和26‑7),在紫外线灯座(26‑5和26‑7)之间,装有紫外线灯管(26‑6),在紫外线照射摇蓝的内壁两面壁上,装有电磁圈(26‑4和26‑5);透析液容器(30)有透析液输出孔(30b)和透析液输入孔(30a)构成透析液容器(30)的整体部件;由血管穿刺针(1)的针尖端与人体静脉血管相连接,血管穿刺针(1)的另一端针尾管与动脉导管(2‑1)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1)段与三通管(3)的第一端(3‑1)相连接,三通管(3)的第二端(3‑2)与动脉导管(2‑2)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2)段与除泡器(4)的一端相连接,除泡器(4)的另一端与动脉导管(2‑3)相连接,在除泡器(4)上有排气管(4‑1)和排气管帽(4‑2),动脉导管(2‑3)段与血泵管(2‑4)段相连接,血泵管(2‑4)盘绕在血泵(5)的壳内,血泵管(2‑4)继延续为动脉导管(2‑5)段,在动脉导管(2‑5)段,分支出肝素追加管(2‑5‑1)和肝素注射泵(2‑5‑2),在动脉导管(2‑5)段还分支出动脉压监测管(6),动脉压监测管(6)与动脉压表(7)相连接,动脉导管(2‑5)段继延续与透析器(8)的动脉端接头(8‑1)相连接,透析器(8)的静脉端接头(8‑2)与静脉导管(9)相连接,透析器(8)的透析液输入孔(8‑3)和透析液输出孔(8‑4)分别在透析器(8)两端的侧壁并分别与透析液循环管(8‑5)和透析液循环管(8‑6)相连接,静脉导管(9)经电动夹(10)通过后,与高压氧合器(11)的一端相连接,高压氧合器(1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9)相连接,静脉导管(9)的另一端与除泡器(12)的上端相连按,在除泡器(12)上,有静脉压监测管(12‑1)和静脉压表(12‑2),除泡器(12)下端的静脉导管(9)经电动夹(13)中通过后,与三通管(3)的第三端(3‑3)相连接;医用氧气源(14)与氧气源接头(15)相连接,氧气源接头(15)与氧气源接头开关(16)相连接,氧气源接头开关(16)与氧气压表(17)相连接,氧气压表(17)与氧气湿化瓶(18)相连接,氧气湿化瓶(18)与氧气输送管(21)相连接,在氧气输送管(21)上,连接有氧气压表管(19)和氧气压监测表(20),氧气输送管(21)与高压氧合器(11)上的氧气输入管(11‑1)之间的连接头(22)相连接,高压氧合器(11)上的氧气输出管(11‑2)与氧气排出管(24)之间的连接头(23)相连接,氧气排出管(24)延续为氧气排泄管(25);透析液容器(30)的透析液输出孔(30b)与透析液循环管(31‑1)相连接,透析液循环管(31‑1)盘绕通过第一透析液循环泵(31‑2)之后前行,与透析器(8)的透析液输入孔(8‑3)相连接,与透析器(8)的透析液排出孔(8‑4)相连接的透析液循环管(31‑1)盘饶通过第二透析液循环泵(31‑3)后,再与透析液容器(30)的透析液输入孔(30a)相连接;透析液容器(30)置于衡温台(32)上,衡温台(32)位于电子重量监测器(33)上,电子重量监测器(33)位于底盘(34)上;电脑显示屏(35)位于生命激活仪上端,电脑显示屏上设计有触摸按钮功能键(36),在电脑显示屏(35)的下方与电子机械控制机箱(37)相连接,在电子机械控制机箱面板上有血泵旋钮开关(38)和透析液泵旋钮开关(39),电子机械控制机箱(37)与下方的紫外线照射摇蓝(26)位于其中的血液激活室(40)相连接,在血液激活室(40)的下面与透析液监控机箱(41)与底盘(34)相连接,在底盘(34)的四角相连接有万向轮(42),共同构成单针穿刺血液循环生命激活仪的整机;由血管穿刺针(1)的针尖端与人体静脉血管相连接,血管穿刺针(1)的另一端针尾管与动脉导管(2‑1)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1)段继延续为动脉导管(2‑2)段,动脉导管(2‑2)继延续与除泡器(3)的一端相连接,除泡器(3)的另一端与动脉导管(2‑3)段相连接,动脉导管(2‑3)段继延续与血泵管(2‑4)段相连接,血泵管(2‑4)盘绕在血泵(5)的壳内,血泵管(2‑4)通过血泵(5)后,延续为动脉导管(2‑5)段,在动脉导管(2‑5)段,分支出肝素追加管(2‑5·1)和肝素注射泵(2‑5‑2),在动脉导管(2‑5)段还分支出动脉压监测管(6),动脉压监测管(6)与动脉压表(7)相连接,动脉导管(2‑5)段继延续与透析器(8)的动脉端接头(8‑1)相连接,透析器(8)的静脉端接头(8‑2)与静脉导管(9)相连接,透析器(8)的透析液输入孔(8‑3)和透析液输出孔(8‑4)分别在透析器(8)两端的侧壁并分别与透析液循环管(8‑5)和透析液循环管(8‑6)相连接;静脉导管(9)经电动夹(10)通过后,与高压氧合器(11)的一端相连接,高压氧合器(1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9)相连接,静脉导管(9)的另一端与除泡器(12)的上端相连按,在除泡器(12)上,有静脉压监测管(12‑1)和静脉压表(12‑2),除泡器(12)下端的静脉导管(9)经电动夹(13)中通过后,与另一根穿刺针的针尾管和穿刺针(1‑1)相连接;医用氧气源(14)与氧气源接头(15)相连接,氧气源接头(15)与氧气源接头开关(16)相连接,氧气源接头开关(16)与氧气压表(17)相连接,氧气压表(17)与氧气湿化瓶(18)相连接,氧气湿化瓶(18)与氧气输送管(21)相连接,在氧气输送管(21)上,连接有氧气压表管(19)和氧气压监测表(20),氧气输送管(21)与高压氧合器(11)上的氧气输入管(11‑1)之间的连接头(22)相连接,高压氧合器(11)上的氧气输出管(11‑2)与氧气排出管(24)之间的连接头(23)相连接,氧气排出管(24)延续为氧气排泄管(25);透析液容器(30)的透析液输出孔(30b)与透析液循环管(31‑1)相连接,透析液循环管(31‑1)盘绕通过第一透析液循环泵(31‑2)之后前行,与透析器(8)的透析液输入孔(8‑3)相连接,与透析器(8)的透析液排出孔(8‑4)相连接的透析液循环管(31‑1)盘饶通过第二透析液循环泵(31‑3)后,再与透析液容器(30)的透析液输入孔(30a)相连接;透析液容器(30)置于衡温台(32)上,衡温台(32)位于电子重量监测器(33)上,电子重量监测器(33)位于底盘(34)上;电脑显示屏(35)位于生命激活仪上端,电脑显示屏上设计有触摸按钮功能键(36),在电脑显示屏(35)的下方与电子机械控制机箱(37)相连接,在电子机械控制机箱面板上有血泵旋钮开关(38)和透析液泵旋钮开关(39),电子机械控制机箱(37)与下方的紫外线照射摇蓝(26)位于其中的血液激活室(40)相连接,在血液激活室(40)的下面与透析液监控机箱(41)与底盘(34)相连接,在底盘(34)的四角相连接有万向轮(42),共同构成双针穿刺血液循环生命激活仪的整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罗民;程玉云;彭程,未经彭罗民;程玉云;彭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661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给料机配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