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8150.7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2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兵;赵庆生;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杨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从枸杞渣中分离来的,枸杞渣包括生产枸杞果汁、枸杞果酒、枸杞多糖、枸杞水提物、枸杞醇提物等产生的残渣。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枸杞渣经酸液、碱液或酶处理,处理液经固液分离,清液浓缩,乙醇沉淀,干燥处理,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枸杞可溶性膳食纤维。本发明工艺简便,设备要求简单,产品色泽较好、具有较高的溶解性、膨胀力、持水力、持油力,适合开发保健食品或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杞 可溶性 膳食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枸杞可溶性膳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从枸杞残渣中分离出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所述的枸杞残渣为生产枸杞果汁、枸杞水提物、枸杞果酒、枸杞发酵酒、分离枸杞籽或生产枸杞功能性成分产生的残渣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枸杞可溶性膳食纤维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制备,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枸杞渣;(2)酸提取:向枸杞渣中加入5~30倍重量的酸液;进行浸泡;浸泡之后进行提取,提取时间为0.5~4h;固液分离,收集上清液,残渣备用;(3)碱提取:向步骤(2)所得残渣中加入2~25倍重量的碱液;提取0.5~4h;固液分离,收集上清液;(4)浓缩:将步骤(2)与(3)所得的上清液合并,进行浓缩,浓缩至固形物含量在10%~65%;(5)沉淀:用浓度为50~100%的乙醇对上述浓缩物进行沉淀;(6)干燥:沉淀物采用75~100%的乙醇进行清洗;对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物质粉碎或研磨,得可溶性枸杞膳食纤维;或者,(1)原料:枸杞渣;(2)碱提取:向枸杞渣中加入5~30倍重量的碱液;进行浸泡;浸泡之后进行提取,提取时间为0.5~4h;固液分离,收集上清液,残渣备用;(3)酸提取:向步骤(2)所得残渣中加入2~25倍重量的酸液;提取0.5~4h;固液分离,收集上清液;(4)浓缩:将步骤(2)与(3)所得的上清液合并,进行浓缩,浓缩至固形物含量在10%~65%;(5)沉淀:用浓度为50~100%的乙醇对上述浓缩物进行沉淀;(6)干燥:沉淀物采用75~100%的乙醇进行清洗;对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物质粉碎或研磨,得可溶性枸杞膳食纤维;其中,所述的碱液为KOH;碱液浓度为0.5~3%;所述的酸液为盐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硫酸、硝酸或乳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酸液浓度为0.1%~10%;或者,(1)酶解:将枸杞渣与水混匀,粉碎得枸杞浆;调节pH值为3.0~7.0;加酶进行酶解;所述枸杞渣与水的质量比为1:5~1:30;所述粉碎后的粒度为100~600目;所述酶解用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α‑淀粉酶、糖化酶、阿拉伯聚糖酶、蛋白酶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组成的复合酶;所述酶解温度为20~60℃;酶解时间为0.5~24h;(2)灭酶:将酶解液进行灭酶、固液分离,收集滤液;所述灭酶温度为50~95℃;灭酶时间为2min;所述固液分离采用离心机为三足离心机或卧式离心机;用所述的三足离心机离心步骤中,滤布的目数为200~500目;(3)浓缩:将滤液进行浓缩,浓缩至固形物含量在10%~65%;(4)沉淀:用浓度为50~100%的乙醇对上述浓缩物进行沉淀;(5)干燥:沉淀物采用75~100%的乙醇进行清洗;对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物质粉碎或研磨,得可溶性枸杞膳食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5815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