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块并行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方法及其实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8291.2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盛卫星;马晓峰;黄飞;张仁李;韩玉兵;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21/00 | 分类号: | H03H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块并行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数字阵列接收到的二维基带数据变换为一维数据向量;(2)将一维数据向量及其对应的权重向量和约束矩阵分成相同的M块,用M个处理模块并行处理,得到的M个块处理结果再经过综合处理模块,直接得到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后的基带数据输出和用于下一次计算所需的相关参数;(3)按照步骤2循环反复,得到自适应迭代更新结构;装置包括N个单元天线及对应的通道接收机和模数转换器、M个并行处理模块和1个综合处理模块。本发明分块灵活,分块间交互信息少,通过分块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的运算量,降低数据汇拢的传输和接口压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块 并行 自适应 数字 波束 形成 方法 及其 实现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分块并行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接收到的二维基带数据变换为一维基带数据向量x(n);步骤2、确定一维基带数据向量x(n)对应的权重向量w(n)和约束矩阵C;设期望的波束指向为(u1,v1),该波束指向的导向矢量作为约束矩阵,即C=a(u1,v1);其中,u1=sinθ1,v1=cosθ1sinφ1,θ1和φ1分别为期望信号的来波方向的俯仰角和方位角;步骤3、对一维基带数据向量x(n)、及对应的权重向量w(n)和约束矩阵C分别进行分块处理;步骤4、令n=0;初始化权重向量w(0)=a(u1,v1)、综合处理模块返回参数SDQ(0)=0和μy(0)=0;M个并行处理模块对步骤3中约束矩阵C分块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块分别进行块级处理,M为正整数;第i个并行处理模块的块级处理为:![]()
其中Si为分块约束的模;Ci为约束矩阵C的第i个数据块;i=1,2...M;各个模块将处理后的结果Si发送到综合处理模块,综合处理模块作如下处理![]()
步骤5、M个并行处理模块对步骤3中一维基带数据向量x(n)、及对应的权重向量w(n)和约束矩阵C分块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块和综合处理模块返回的SDQ(n)和μy(n)进行块级处理;第i个并行处理模块的块级处理为:![]()
![]()
![]()
wi(n+1)=wi(n)+SDQ(n)Ci‑μy(n)xi(n)xi(n)和wi(n)分别为一维基带数据向量x(n)和权重向量w(n)的第i个数据块,Qi(n)和Di(n)为块级处理中间结果,含义为等式右边的计算结果,i=1,2...M;yi(n)为块级数字波束形成结果;将Qi(n)、yi(n)、Di(n)和wi(n+1)发送至综合处理模块;步骤6、综合处理模块将M个并行处理模块的块级处理结果进行如下处理:![]()
![]()
![]()
μy(n+1)=μyH(n)SDQ(n+1)=S[1‑D(n)+μy(n)Q(n)]其中,Q(n)和D(n)为中间结果,含义为等式右边的计算结果;μ为步长因子;将SDQ(n+1)和μy(n+1)分别发送给M个并行处理模块;y(n)为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的输出;步骤7、当期望波束指向不变时,令n=n+1,跳入步骤5;当期望波束指向改变时,更新(u1,v1),跳入步骤4;通过上述步骤,得到连续的波束y(n)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382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