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流流化床反应装置及其烯烃聚合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6134.8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国;程中虎;聂伟;房倚天;黄戒介;郝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C08F10/00;C08F2/01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射流流化床反应装置包括聚合反应器单元,颗粒气体循环输送单元二个单元,所述的聚合反应器单元包括下部垂直圆筒(1),中部变径扩大段(2)和上部扩大段(3),所述的颗粒气体循环输送单元包括一级旋风分离器(19)二级旋风分离器(22)。利用本发明的装置使用公知的加聚催化剂对C1-C6的烯烃原料气进行聚合烯烃反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聚烯烃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流化床 反应 装置 及其 烯烃 聚合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射流流化床反应装置包括聚合反应器单元,颗粒气体循环输送单元二个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反应器单元包括下部垂直圆筒(1),中部变径扩大段(2)和上部扩大段(3),侧排料口(17)位于下部垂直圆筒(1)的下部,在侧排料口(17)之上依次有进料管(6)和循环颗粒输送管(21),下加料斗(4)与进料管(6)相连,下加料斗(4)之上是上加料斗(5),在侧排料口(17)之下的下部垂直圆筒(1)内有呈倒锥状的锥形分布板(7),锥形分布板(7)上有均匀分布的气体出口,锥形分布板(7)下端与锥形渐缩管(8)顶端相连,锥形分布板(7)上端与下部垂直圆筒(1)内壁相连,锥形渐缩管(8)下端与环形分离管(11)顶端连接,射流管(9)位于环形分离管(11)中,并位于中轴线上,射流管(9)出口与锥形渐缩管(8)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射流管(9)的进口与射流管进气管(13)相连,环形分离管(11)下部设有环形分离管进气管(12),环形分离管(11)上部有射流管进气管(13),在锥形分布板(7)下方的下部垂直圆筒(1)设有分布板进气管(14);环形分离管(11)底端依次与上排料斗(15)和下排料斗(16)相连,上部扩大段(3)的顶端有气体排出口(18);所述的颗粒气体循环输送单元中的一级旋风分离器(19)与气体排出口(18)相连,一级旋风分离器(19)的底部连接一级立式循环管(20),一级立式循环管(20)的下端与循环颗粒输送管(21)相连,一级旋风分离器(19)的顶部与二级旋风分离器(22)相连,二级旋风分离器(22)的底部连接二级立式循环管(23),二级立式循环管(23)与一级立式循环管(20)相连,二级旋风分离器(22)的顶部与循环气压缩机(24),废热回收锅炉(25),循环气管道(26)依次相连,循环气管道(26)与分布板进气管(14)和环形分离管进气管(12)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3613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氨氧化反应器的温度控制
- 下一篇:超大腔体金刚石合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