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飞行器等电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6768.9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詹景坤;陈灿辉;武杰;吕天慧;孙建;朱红;王骞;李永远;郑宏涛;陈洪波;杨勇;朱永贵;彭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R4/64 | 分类号: | H01R4/64;H05F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飞行器等电位结构,该结构从外至内依次涵盖热防护层、防静电热控涂层、金属格栅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仪器安装板、热控流体回路、充排气通风管路和飞行器框架结构。通过在飞行器碳纤维复合材质蒙皮和框架结构中预埋导电格栅网,按照总装工序依次完成飞行器各部分格栅网等电位搭接,并在飞行器蒙皮表面喷涂防静电热控涂层;与此同时,利用热控流体回路和充排气通风管路贯穿于飞行器前中后舱的布局特点和导电特性,将其与设备安装板共形设计并进行电位搭接,飞行器仪器设备与其安装板进行等电位搭接。以上提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电位结构,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飞行器各组成部分间良好的电气导通,解决了飞行器等电位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飞行器 电位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飞行器等电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防护层(1)、第一金属格栅层(2)、碳纤维复合材料层(3)、仪器安装板(4)、热控流体回路(5)、充排气通风管路(6)、防静电热控涂层(7)、飞行器框架结构(8)和第二金属格栅层(9);热防护层(1)、第一金属格栅层(2)、碳纤维复合材料层(3)和防静电热控涂层(7)共同组成飞行器的蒙皮,碳纤维复合材料层(3)为蒙皮最内层,金属格栅层(2)覆盖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3)的外表面,且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层(3)一体成型,防静电热控涂层(7)喷涂在金属格栅层(2)的表面,热防护层(1)为飞行器蒙皮的最外层;飞行器框架结构(8)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外表面包覆有第二金属格栅层(9),飞行器框架结构(8)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层(3)固定连接,且第一金属格栅层(2)和第二金属格栅层(9)电连通;仪器安装板(4)为金属材料,固定在飞行器框架结构(8)上,仪器设备固定在仪器安装板(4)上且仪器设备与仪器安装板(4)电连通,热控流体回路(5)和充排气通风管路(6)均为金属材质,热控流体回路(5)和充排气通风管路(6)均经过所有仪器安装板(4)且与所有仪器安装板(4)接触,热控流体回路(5)通过其中流动的工质将仪器设备散发的热量带走,充排气通风管路(6)通过其中流动的冷空气将仪器设备散发的热量带走,热控流体回路(5)和充排气通风管路(6)均与仪器安装板(4)电连通,且充排气通风管路(6)与第一金属格栅层(2)电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0676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固井用输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简化激光镭射的天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