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蛇类圈养防逃逸隔拦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2490.4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00 | 分类号: | A01K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蛙类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用蛙圈养防逃逸隔拦板。它由多个隔栏板单元构成,每一个隔栏板单元由顶轮、上三角架、中边框、中外轮、中内轮、防爬布、底轮、基墙、连接柱和下三角架构成。中边框与上三角架、下三角架共同构成一个指向右上方方向的箭头形构架。防爬布是通过无纺布和聚四氟乙烯塑料薄膜粘合而成的柔性卷材。防爬布绕过所述顶轮、中外轮、中内轮和底轮并在竖直截面上围成闭合图形。本发明能够阻止蛇向上运动,能够起到防止蛇向外逃逸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蛇类 圈养 逃逸 隔拦板 | ||
【主权项】:
一种蛇类圈养防逃逸隔拦板,由多个隔栏板单元构成,每一个隔栏板单元由顶轮、上三角架、中边框、中外轮、中内轮、防爬布、底轮、基墙、连接柱和下三角架构成,所述蛇类圈养防逃逸隔拦板的特征是:上三角架和下三角架是具有一条共同的边框的两个三角形构架,上三角架位于下三角架的上方,所述的共同的边框是中边框,中边框与上三角架、下三角架共同构成一个指向右上方方向的箭头形构架,在所述箭头形构件的左端、下端以及中边框的下端依次设置有顶轮、底轮和中内轮,在中内轮的右上方的中边框上还设有中外轮,顶轮、底轮、中内轮和中外轮都套于与所述箭头形构架焊接为一体的转轴上并能够绕各自的转轴转动,下三角架的下端与竖直的连接柱的上端焊接为一体,连接柱的下端固定于砖砌的基墙的顶端,防爬布是通过无纺布和聚四氟乙烯塑料薄膜粘合而成的柔性卷材,防爬布绕过所述顶轮、中外轮、中内轮和底轮并在竖直截面上围成闭合图形,所述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处于此闭合图形的外壁,其中,顶轮、中外轮和底轮在防爬布所围成的闭合图形以内,中内轮在所述闭合图形以外,在竖直面和水平面上,中内轮均处于顶轮和底轮之间的位置,当防爬布绕顶轮、底轮、中内轮和中外轮发生竖向运动时,顶轮、底轮、中内轮和中外轮均能够以相同的线速度转动,在每一个隔栏板单元中,两个箭头形构架分别位于防爬布的两侧边,多个隔栏板单元沿着基墙的纵向排列并在地面上围合成一个封闭结构,相邻两个隔栏板单元的所述箭头形构架彼此相贴,当蛇沿着基墙向上爬行时,一旦爬到防爬布上,只要蛇身要继续向上移动必定会对防爬布施加向下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会立即驱使顶轮、底轮、中内轮和中外轮转动,并使防爬布向下运动,使得蛇身难以继续向上运动,这样就起到了防止蛇向外逃逸的作用,由于顶轮处于中内轮的朝向所述蛇类圈养防逃逸隔拦板内部的斜向上方向,中内轮也处于底轮的朝向所述蛇类圈养防逃逸隔拦板内部的斜向上方向,因此蛇在向上爬行过程中,其身体没有依托物,其自身的重力缺乏支撑点,使其爬行困难,进一步起到了防止蛇逃逸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9249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式蜂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奶牛颈部降温的局部精准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