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纹加密的电子钱包系统的支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1602.4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林;况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曼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6 | 分类号: | G06Q20/36;G06Q20/4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基于指纹加密的电子钱包系统的支付方法,电子钱包设置包括a).连接设备并运行程序;b).字符密码设置;c).指纹信息采集;d).指纹信息加密;e).字符密码加密;f).生成私有数据文件;g).设置完成;电子钱包支付包括1).设备连接,将USB闪存盘与PC机相连接,并运行USB闪存盘中的电子钱包应用程序,进入转账流程;2).密码输入;3).密码校验;4).获取私有数据文件;5).发起付款;6).解密私钥;7).转账授权;8).保存转账记录;9).支付完成。本发明的电子钱包系统的支付方法,通过设置字符密码和指纹信息,只有当支付和设置阶段输入的指纹信息出自同一人时,才可完成支付,确保了资金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 加密 电子 钱包 系统 支付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指纹加密的电子钱包系统的支付方法,所述电子钱包系统由USB闪存盘组成,USB闪存盘包括内部闪存芯片(2)、指纹读取器(3)和USB接口(4),内部闪存芯片用于存储电子钱包应用程序和相关数据,指纹读取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USB闪存盘通过USB接口与PC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方法包括电子钱包设置和电子钱包支付步骤;电子钱包设置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a).连接设备并运行程序,通过USB接口将USB闪存盘与PC机相连接,并运行USB闪存盘中的电子钱包应用程序,进入设置流程;b).字符密码设置,通过PC机提示用户进行字符密码设置,要求用户通过PC机输入密码;判断用户两次输入的字符密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输入的密码保存至USB闪存盘中,字符密码设置成功,执行步骤c);如果不一致,则提示用户进行重新输入;c).指纹信息采集,PC机提示用户将手指放在指纹读取器上,USB闪存盘通过指纹读取器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保存;d).指纹信息加密,USB闪存盘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信息和私钥经可逆对称加密算法AES进行加密,形成加密后数据;e).字符密码加密,USB闪存盘将采集到的字符密码经可逆对称加密算法AES进行加密,形成加密后数据;f).生成私有数据文件,将加密后的数据、和公钥一起形成私有数据文件,存储在USB闪存盘中;g).设置完成,PC机给出USB闪存盘设置完成的提示信息,并提示用户可将USB闪存盘拔出;所述电子钱包支付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设备连接,将USB闪存盘与PC机相连接,并运行USB闪存盘中的电子钱包应用程序,进入转账流程;2).密码输入,PC机提醒用户输入字符密码,用户通过PC机输入字符密码,PC机将输入的密码发送至USB闪存盘进行校验;3).密码校验,电子钱包应用程序首先利用可逆对称加密算法AES对数据进行解密,得到之前设置的字符密码,并判断用户输入的密码与之前设置的字符密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密码校验通过,执行步骤4);如果不一致,则密码校验失败,提醒用户重新输入密码,执行步骤2);4).获取私有数据文件,获取USB闪存盘中的私有数据文件,利用字符密码和可逆对称加密算法AES对加密后的转账记录进行解密,得到转账记录;并将公钥、转账记录发送至PC机,以供用户进行查看;此时,用户的私钥仍处于指纹数据的加密状态中;5).发起付款,用户通过PC机输入转账信息,PC机提示用户输入指纹信息,以便进行授权;6).解密私钥,电子钱包应用程序通过指纹读取器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然后利用获取的指纹信息和可逆对称加密算法AES对数据进行解密,并判断能否解密出私钥,如能解密出私钥,则执行步骤7);如不能解密出私钥,则表明输入的指纹信息不正确,提示用户重新进行指纹验证,执行步骤5);7).转账授权,利用步骤6)中解密出的私钥进行转账授权,发出付款,并清除内存中的私钥;8).保存转账记录,电子钱包应用程序将本次付款转账记录利用字符密码和可逆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形成加密后的转账记录,并保存在USB闪存盘中;9).支付完成,PC机给出支付完成的提示信息,并提示用户可将USB闪存盘拔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曼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曼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9160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