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杆式斜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5347.2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9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葛树兴;徐松涛;李玉红;张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合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5/14 | 分类号: | B23D45/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曹焕元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杆式斜切割机,其要点是:包括底座、工作台、支靠、摇臂、滑杆组件、机身、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锯片。工作台的转动台转动设置在底座上。转动台沿前后向设有切口槽。支靠固定设置在底座的支撑部的上侧后部上。摇臂组件包括摇臂。摇臂转动设置在转动台的后端上,且可向左右两侧转动。机身通过滑杆组件设置在摇臂上。驱动装置为直流无刷电机,定子固定设置在机身上。定子的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由其驱动轴由右至左穿过定子后通过相应的轴承组件转动设置在机身上,且定子的相应部分位于电机壳中。锯片可拆卸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驱动轴上。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电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拉杆 斜切 | ||
【主权项】:
一种拉杆式斜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工作台(2)、支靠(3)、摇臂(5)、滑杆组件(6)、机身(7)、驱动装置(8)、控制装置(9)和锯片(13);底座(1)为一体件;底座(1)左右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部(1‑1);底座(1)中部前侧上设有角度尺(11);工作台(2)包括转动台(2‑1)、护板(2‑2)和工作台调节组件(2‑3);工作台(2)的转动台(2‑1)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底座(1)左右两侧的支撑部(1‑1)之间且转动台(2‑1)的上表面与支撑部(1‑1)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中;转动台(2‑1)沿前后向设有切口槽(2‑1‑1);护板(2‑2)有2块,2块护板(2‑2)分别设置在切口槽(2‑1‑1)上部左右两侧上,且位于转动台(2‑1)的上表面下方;工作台(2)上沿前后向设有设有工作台调节组件(2‑3),工作台调节组件(2‑3)用于扳动使转动台(2‑1)转动及将转动台(2‑1)锁定在底座(1)上;支靠(3)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支撑部(1‑1)的上侧后部上,支靠(3)前侧上设有刻度尺(12);摇臂组件(5)包括摇臂(5‑1)、摇臂锁紧装置(5‑2)、滑杆锁紧装置(5‑3)和提手(5‑4);摇臂(5‑1)转动设置在转动台(2‑1)的后端上,且可向左右两侧转动;摇臂锁紧装置(5‑2)设置在摇臂(5‑1)上,通过摇臂锁紧装置(5‑2)将摇臂(5‑1)呈一定角度锁定在转动台(2‑1)上;滑杆锁紧装置(5‑3)设置在摇臂上侧用于将滑杆组件(6)的滑杆(6‑1)锁紧固定在摇臂(5‑1)上;提手(5‑4)固定设置在摇臂(5‑1)的上侧上;滑杆组件(6)包括滑杆(6‑1)和机身连接座(6‑2);滑杆(6‑1)有2根,2根滑杆(6‑1)均滑动设置在摇臂组件(5)的摇臂(5‑1)上,且相互平行设置;2根滑杆(6‑1)的后部通过相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机身连接座(6‑2)固定设置在2根滑杆(6‑1)的前端上;机身(7)包括电机固定座(7‑1)、左外罩(7‑2)、右外罩(7‑3)、移动罩(7‑4)和把手(7‑5);电机固定座(7‑1)转动设置在滑杆组件(6)的机身连接座(6‑2)上;左外罩(7‑2)从左侧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7‑1)上;电机固定座(7‑1)的左侧后部设有粉尘导向槽(7‑1‑1);把手(7‑5)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7‑1)的右侧上;右外罩(7‑3)从右侧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7‑1)上,且将把手(7‑5)的相应部分罩住;左外罩(7‑2)的后部相应部分和右外罩(7‑3)的后部相应部分之间构成粉尘收集口(7‑6);粉尘收集口(7‑6)将粉尘导向槽(7‑1‑1)的后部相应部分包住;移动罩(7‑4)固定设置在左外罩上;驱动装置(8)为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包括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8‑1)和定子(8‑2);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8‑1)包括电机壳(8‑1‑1)、保持架(8‑1‑2)、永磁体(8‑1‑3)和驱动轴(8‑1‑4);电机壳(8‑1‑1)为铁或低碳钢制成的一体件;电机壳(8‑1‑1)呈开口向上的壳体,电机壳(8‑1‑1)的壁厚为2毫米至6毫米;驱动轴(8‑1‑4)同轴固定设置在电机壳(8‑1‑1)中,且向上伸出电机壳(8‑1‑1)外;保持架(8‑1‑2)为注塑一体件;保持架(8‑1‑2)包括定位部(8‑1‑21);定位部(8‑1‑21)整体呈筒状,其壁厚为永磁体(8‑1‑3)的厚度1/3至1;定位部(8‑1‑21)的外径与电机壳(8‑1‑1)的内径相对应;定位部(8‑1‑21)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数量与永磁体(8‑1‑3)数量相同的定位槽(8‑1‑21‑1),其形状与永磁体(8‑1‑3)相对应;保持架(8‑1‑2)粘结固定设置在电机壳(8‑1‑1)中;永磁体(8‑1‑3)包括N永磁体和S永磁体,N永磁体和S永磁体依次交错设置在保持架(8‑1‑2)的各定位槽(8‑1‑21‑1)中,且固定设置在电机壳(8‑1‑1)上;定子(8‑2)固定设置在机身(7)的电机固定座(7‑1)上;定子(8‑2)的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8‑1)由其驱动轴(8‑1‑4)由右至左穿过定子(8‑2)后通过相应的轴承组件转动设置在机身(7)的电机固定座(7‑1)上,且定子(8‑2)的相应部分位于电机壳(8‑1‑1)中;锯片(13)可拆卸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8)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8‑1)的驱动轴(8‑1‑4)上,且相应部位位于机身(7)的电机固定座(7‑1)与左外罩(7‑2)之间;控制装置(9)固定设置在机身(7)的右外罩(7‑3)上,位于驱动装置(8)的前上方;驱动装置(8)和控制装置(9)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合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合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8534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定位搓螺纹毛刺机
- 下一篇:一种粗精镗组合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