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子小丑鱼的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2104.3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0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业;罗海忠;傅荣兵;柳敏海;章霞;油九菊;王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公子小丑鱼的育苗方法,经a、亲鱼培育;b、受精卵孵化;c、仔稚幼鱼培育三大步骤。仔鱼孵出后经过60d培育,幼鱼全长达到2—3cm,培育结束。在培育期间,相继以经海水小球藻24h强化的轮虫、经用DHA和小球藻强化12h以上的卤虫、桡足类、由磷脂含量在25%以上的海生小动物制作的肉糜状鲜活饵料以及配合饲料为饵料单独或叠加投喂。并在适当时候进行换水分缸。本发明提供的公子小丑鱼的育苗方法,提出了一条可产业化规模化作业的路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具有普及性,为公子小丑鱼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公子 小丑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公子小丑鱼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a、亲鱼培育选取一对体色好、活力强、无损伤的公子小丑鱼作为亲鱼放入培育槽中单独培育,其中雌鱼体长为6.5—7.8cm,雄鱼体长为3.2—5cm,培育槽中放入一个瓦罐作为亲鱼的产卵场;培育槽内水质条件为:水温26—28℃,盐度28—32‰,溶解氧大于5mg/L,氨氮含量低于0.1 mg/L;培育槽放置在室内,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时间14h/d;通过投喂配合饲料和牡蛎肉碎末对亲鱼进行营养强化,方法为每日8时前后20分钟之间和14时前后20分钟之间各投喂一次配合饲料,每天11时前后20分钟之间和15时前后20分钟之间各投喂一次牡蛎肉碎末,每次投喂量各为鱼体重的3±1%;其中配合饲料是每千克基础饲料添加虾青素100mg和DHA150mg和Vc200mg混合而成的,所述基础饲料是市售鱼用饲料;b、受精卵孵化受精卵为经营养强化后的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卵为粘性卵,附着于瓦罐内壁,孵化直接在培育槽中进行;培育槽内水质条件不变;受精卵经孵化后变为有银色闪现时,在当天夜里开始对培育槽进行遮光,由仔鱼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孵出;c、 仔稚幼鱼培育仔稚幼鱼培育继续在培育槽中进行,培育槽内水质条件不变;c1、投喂饵料仔鱼孵出后立即将亲鱼移走并投饵,饵料为经海水小球藻24h强化的轮虫,密度为5—10 ind/mL,同时加入新鲜的海水小球藻,密度为50000 ind/mL;仔鱼孵出后次日起每日投喂2次经海水小球藻24h强化的轮虫,投喂量是第1—2d使水体中的轮虫密度保持在5—10 ind/mL,第3—5d使水体中的轮虫密度保持在2—3ind/mL,第6d起停止投喂轮虫;第3d开始投喂卤虫,所投喂的卤虫经用DHA和小球藻强化12h以上,投喂量是第3—6d保持水体中的卤虫密度在1—2ind/mL,第7—8 d保持水体中的卤虫密度在0.5—1ind/mL,第9d起停止投喂卤虫;第7d开始投喂桡足类,第7—9 d保持水体中的桡足类密度在1ind/mL,第10—14 d保持水体中的桡足类密度在0.5ind/mL,第15d停止投喂桡足类;第10d开始投喂由磷脂含量在25%以上的海生小动物制作的肉糜状鲜活饵料,每次投喂量为鱼重的3±1%,投喂次数第10—19d为5—8次/d,第20—25为2—3次/d,第26d起停止投喂鲜活饵料;第20d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投喂次数为4—6次/d,每次投喂量为鱼重的2±1%;c2、换水分缸仔鱼孵出后前3d不换水,每天吸底1次,吸污量为10%,只加水,每天加水至原水位;从第4 d起开始换水,换水量逐渐增加,以保证培育水质保持在氨氮含量低于0.1 mg/L,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1 mg/L;第15d分缸,使培育密度降低至1000—2000ind/m3;第30d再次分缸,使培育密度降至400—500 ind/m3,减少鱼苗间的相互撕咬;经过60d培育,幼鱼全长达到2—3cm,培育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华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821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