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井岩屑及废液不落地自动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0610.9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杰;魏平;张冠军;周东恩;陈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立杰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岩屑及废液不落地自动回收处理装置,钻井岩屑及废液不落地自动回收处理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收集输送机和第二收集输送机、多功能罐、设置在多功能罐内的罐底输送机、防爆装车输送机、运输卡车以及备用罐;现场布置架构如下1#振动筛和2#振动筛,均摆放在1#循环罐上;除砂除泥一体机摆放在2#循环罐上;中速离心机和高速离心机摆放在3#循环罐上;多功能罐放在1#循环罐的1#振动筛和2#振动筛排出口的前方;第二防爆输送机位于2#循环罐上除砂除泥一体机排出口的前方;第一收集输送机位于3#循环罐上中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排出口的前方。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岩屑 废液 落地 自动 回收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钻井岩屑及废液不落地自动回收处理装置,位于泥浆罐的一侧,所述泥浆罐包括1#循环罐(1)、2#循环罐(4)和3#循环罐(6),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岩屑及废液不落地自动回收处理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收集输送机(9)和第二收集输送机(10)、多功能罐(12)、设置在多功能罐(12)内的罐底输送机(20)、防爆装车输送机(13)、运输卡车(14)以及备用罐(15);位于1#循环罐(1)与多功能罐(12)之间还设置有1#振动筛(2)和2#振动筛(3);位于2#循环罐(4)与第二收集输送机(10)之间还设置有除砂除泥一体机(5)和岩屑出口装置(11);位于3#循环罐(6)与第一收集输送机(9)之间还设置有中速离心机(7)和高速离心机(8);现场布置架构如下:所述1#振动筛(2)和所述2#振动筛(3),均摆放在1#循环罐(1)上;所述除砂除泥一体机(5)摆放在2#循环罐(4)上;所述中速离心机(7)和所述高速离心机(8)摆放在3#循环罐(6)上;所述多功能罐(12)放在1#循环罐(1)的1#振动筛(2)和2#振动筛(3)排出口的前方;所述第二收集输送机(10)位于2#循环罐(4)上除砂除泥一体机(5)排出口的前方;所述第一收集输送机(9)位于3#循环罐(6)上中速离心机(7)、高速离心机(8)排出口的前方;所述防爆装车输送机(13)一端位于多功能罐(12)的罐底输送机(20)出口的下方,另一端位于运输卡车(14)的车箱的正上方;所述备用罐(15)则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存放于 多功能罐(12)及第一收集输送机(9)、第二收集输送机(10)的附近;所述多功能罐(12)中间设有隔槽(18),隔槽的一端上部设有离心机(19)、另一端设有砂泵以及防爆抽浆泵(17);其中罐底输送机(20)从多功能罐(12)的中部穿过;所述罐底输送机(20)倾斜的穿过整个多功能罐,所述罐底输送机(20)的出口端与电机端在同一个位置;且所述罐底输送机(20)的电机端位于斜上方;所述罐底输送机(20)上表面设有多个开孔;所述罐底输送机(20)用于将所述离心机离心分离出的岩屑从多功能罐内输送出去;所述多功能罐的罐体中间竖直设置上述隔槽(18),所述隔槽(18)将多功能罐(12)分成两部分,所述隔槽(18)的一侧为处理腔室,所述隔槽(18)的另一侧为回收腔室;在从所述处理腔室通往所述回收腔室的所述隔槽(18)上还设置有浆液溢流装置;所述回收腔室的上面设置有防爆抽浆泵(17)和搅拌器;所述防爆抽浆泵(17)的输入管伸入回收腔室的底部,所述防爆抽浆泵(17)的一输出管竖直对应所述处理腔室的离心机处并将所述回收腔室内混合物抽到所述处理腔室上的离心机处;所述处理腔室的上面设置有离心机(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立杰,未经田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8061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