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7959.7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长文;陈礼仪;刘建成;王胜;李之军;袁进科;霍宇翔;袁学武;韦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K3/34;C08G18/76;C08G18/73;C08G18/48;C09K3/10;C04B28/04;C04B11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8 | 代理人: | 李波,武媛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稀释剂、异氰酸酯化合物、水和硅酸盐水泥接触混匀获得组分A;将聚合醇、泡沫稳定剂和催化剂接触混匀获得组分B;步骤二将组分A与组分B接触混匀。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纯聚氨酯灌浆材料成本高、固结体强度低、无机灌浆材料凝结时间长、强度发展缓慢等缺点,获得了一种成本低、凝固时间可调、发泡固结体强度高、渗透性好、环境友好型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氨酯 灌浆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稀释剂、异氰酸酯化合物、水和硅酸盐水泥接触混匀获得组分A;将聚合醇、泡沫稳定剂和催化剂接触混匀获得组分B;步骤二:将组分A与组分B接触混匀;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稀释剂的添加量为100‑200重量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添加量为80‑150重量份;硅酸盐水泥的添加量为150‑200重量份;聚合醇的添加量为100‑160重量份;泡沫稳定剂的添加量为1‑5重量份、催化剂的添加量为1‑5重量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7795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