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杂塑料分质增值挤出造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6910.X | 申请日: | 2014-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华;郑而同;杨松伟;曹长林;钱庆荣;黄宝铨;肖荔人;叶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7/48;B29C47/68;B29C47/7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杂塑料分质增值挤出造粒设备,包括一阶分选系统、排气系统和二阶连续过滤挤出造粒系统;一阶分选系统主要由一阶主螺杆、机筒、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组成,一阶主螺杆通过键连接固定于传动系统的输出端,并安装在机筒内部,内置螺杆通过螺纹链接固定在一阶机头上,并装在一阶主螺杆的空心内腔内;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罩构成,排气罩通过螺柱螺栓固定安装在一阶机头上。二阶连续过滤挤出造粒系统主要由二阶进料口、二阶螺杆、二阶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连续熔体过滤系统组成,所述的连续熔体过滤系统通过销钉,螺纹连接,沉头孔构造固定在二阶机头内。因而通过双阶挤出连续过滤分选实现废旧塑料薄膜的分选,再进行连续熔体过滤挤出造粒。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杂 塑料 增值 挤出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混杂塑料分质增值挤出造粒设备,包括一阶分选系统、排气系统、二阶连续过滤挤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1)所述一阶分选系统主要由一阶传动系统、一阶主螺杆、一阶机筒和电磁感应加热线圈(5)组成,所述的一阶主螺杆置于一阶机筒中且与一阶传动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一阶进料口(3)安装在一阶机筒的加料段位置上,电磁感应加热线圈(5)安装在一阶机筒的外壁上,一阶主螺杆(4)上设置有主螺纹(4‑1)和屏障螺纹(4‑2),主螺纹覆盖在整根一阶主螺杆(4)上,屏障螺纹始于加料段(B)的末端的主螺纹的后缘、止于挤出段(A)的前端的主螺纹的前缘,屏障螺纹的直径小于主螺纹,同时螺距又大于主螺纹,同时主螺纹和屏障螺纹的螺纹环绕方向一致,通过屏障螺纹将一阶主螺杆(4)的螺槽分为液相槽(4‑3)和固相槽(4‑4);从一阶主螺杆(4)的挤出段(A)到加料段(B)之间开设有空心内腔(21),并在空心内腔内固定有旋向与一阶主螺杆相反的内置螺杆(6),该内置螺杆(6)与一阶机头(8)连接,当一阶主螺杆(4)旋转时便与内置螺杆(6)形成相对运动,同时在液相槽(4‑3)内设有与空心内腔(21)相连通的径向通道(22);在加料段中当熔点较低的废塑料薄膜融化后形成料流能越过屏障螺纹进入到液相槽(4‑3)并穿过径向通道(22)而汇集到空心内腔(21)中,然后通过内置螺杆(6)挤出到一阶机头(8)中,而保持固态的废塑料薄膜则留在固相槽(4‑4)中,并在一阶主螺杆(4)的带动下从一阶机筒底部上所设有的一阶固相排料口(19)排出至储料室(20)中,从而实现了固液相分离;2)所述的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罩构成,排气罩上开设有排气孔,且排气罩固定安装在一阶机头(8)上;3)所述的二阶连续过滤挤出造粒系统,主要由二阶传动系统(18)、二阶进料口(11)、二阶螺杆(17)、过滤筛网(155)、机筒和二阶电磁感应加热线圈(12)组成,二阶螺杆(17)置于机筒内且由二阶传动系统(18)带动转动,在机筒外设有二阶电磁感应加热线圈(12),二阶进料口(11)设于机筒上且与排气系统的排气罩底部相连通,在机筒内设置有至少两层的过滤筛网(155),其中面向二阶螺杆(17)的过滤筛网(155)的过滤面为过滤进料面,其所设的孔径小而密,而在过滤筛网(155)的另一端面为出料面,其所设的孔径相对较大,在位于过滤筛网(155)的过滤进料面一侧设置有由电机(14)带动转动的两个弧形刮刀片(152),所述的两弧形刮刀片(152)是贴着过滤筛网(155)的过滤进料面设置的,且弧形刮刀片(152)的外端紧挨着机头(151)内腔壁设置,在位于过滤筛网(155)的出料面一侧的机头(151)前部底下处设置有一纵向排料口(16),而在与过滤筛网(155)的过滤进料面平行的机头(151)内腔壁上设置有一横向排料口(153);上述的一阶分选系统的一阶机筒置于二阶连续过滤挤出造粒系统的二阶螺杆(17)上面,熔融塑料挤向一阶机头,并通过一阶机头的一阶液相排料口挤出到排气系统中去,流经排气系统的熔融塑料垂直悬空进入到二阶连续过滤挤出造粒系统中的二阶进料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7691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热风熔融塑料回收造粒设备
- 下一篇:便携型组合性创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