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6653.X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8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荆降龙;林秀军;朱民;王凯军;刘桂中;宋英豪;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方法,包括步骤1、原水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步骤2、在机械提升装置的叶轮带动下,混合液进入提升区隔离罩;步骤3、混合液来到反应器的下部后,向上进入套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的泥层反应区,泥层反应区内设置有硅藻土;步骤4、泥层反应区内的聚集的泥团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反应器底部的导流板进入混合区;步骤5、通过混合区底部设置的反冲流道进行间歇式回流反冲。本发明工艺有效解决了微污染水的氮磷超标问题,通过对氮磷的去除可预防由氮磷超标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适合河道、湖泊等景观水体的深度脱氮除磷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同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包括:反应器反应器(1)、机械提升装置(2)、进水管(3)、排泥斗(5)、甲醇通道(6)、排泥阀门(7)、反冲流道(8)、反冲流道控制阀(9)、提升区(10)、泥层反应区(11)、混合区(12)、出水口(14)和套筒(16),其特征在于:反应器(1)上部为圆柱体形状,其底部为漏斗形状,排泥斗(5)设置在反应器(1)的最底端,反应器(1)内部沿反应器(1)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机械提升装置(2);机械提升装置(2)包括提升区隔离罩(15)和叶轮(13),叶轮(13)设置于提升区隔离罩(15)内,通过叶轮(13)的转动可使机械提升装置(2)下方混合区(12)内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向上运动并进入提升区(10);套筒(16)设置在提升区隔离罩(15)的外侧,且提升区隔离罩(15)上端开口与套筒(16)相连通,提升区(10)内原水与硅藻土的混合液通过提升区隔离罩(15)与套筒(16)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并沿着提升区隔离罩(15)下端的导流壁进入泥层反应区(11);泥层反应区(11)内设置有硅藻土,原水与硅藻土充分混合后向上运动并从出水口(14)排出;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中泥团沉淀物向下运动进入排泥斗(5);排泥斗(5)底部设置有排泥阀门(7),沉淀的泥团可通过排泥阀门(7)排出排泥斗(5);反冲流道(8)一端连接于提升区(10),一端与排泥斗(5)的底部连通,反冲流道(8)上设置有反冲流道控制阀(9),开启反冲流道控制阀(9),在反冲流道(8)内流体作用下使沉淀泥团与原水、硅藻土混合;甲醇通道(6)穿透提升区隔离罩(15),与提升区(10)内的原水相通,从而实时对原水加注甲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7665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利用无纺布、水生植物组合处理农田面源污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