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火电机组负荷多变量预测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9168.3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雎刚;钱晓颖;陈欢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火电机组负荷多变量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锅炉对象大惯性,过程响应缓慢等特性,提出一种新型性能指标,并根据此指标设计机组负荷控制系统的多变量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性能指标基于机组输出功率、主蒸汽压力的单步预测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的关系进行设计。在过程控制中当外界负荷需求改变时,通过调整汽轮机调门开度,改变汽机进汽量,通过改变主蒸汽压力来释放锅炉蓄热,使得机组快速响应外界负荷需求;同时锅炉燃烧率快速调节,满足外界负荷需求的同时,防止主蒸汽压力与设定值之间偏差超限,并能够跟踪设定值,维持机组稳定运行,提高了负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机组的运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火电 机组 负荷 多变 预测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火电机组负荷多变量预测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分别以汽机调门开度u1,锅炉燃烧率u2为阶跃量,获取机组负荷y1和主蒸汽压力y2的阶跃响应值;通过最小二乘系统辨识方法对上述响应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下列传递函数:以汽机调门开度u1为输入,负荷y1为输出的汽机调门—负荷传递函数G11;以锅炉燃烧率u2为输入,负荷y1为输出的燃烧率—负荷传递函数G12;以汽机调门开度u1为输入,主蒸汽压力y2为输出的汽机调门—主蒸汽压力传递函数G21;以锅炉燃烧率u2为输入,主蒸汽压力y2为输出的燃烧率—主蒸汽压力传递函数G22;步骤2:选择采样时间T,T首先满足香农定理,然后使T95/T取值在10到25之间,T95为机组负荷升至设定值95%的过程时间;对上述传递函数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负荷控制系统的CARIMA模型:![]()
![]()
式中z‑1为后移算子,Δ=1‑z‑1;![]()
i=1,2,j=1,2,nai和nbi,j分别为多项式Ai(z‑1)和Bi,j(z‑1)阶次,ai,l和
分别为多项式Ai(z‑1)和Bi,j(z‑1)中z‑l项的系数;y1(k),y2(k)分别为机组负荷和主蒸汽压力在k时刻的输出值;u1(k‑1),u2(k‑1)分别为汽机调门开度和锅炉燃烧率在k‑1时刻的控制量,ε1(k)和ε2(k)为均值为0的白噪声;步骤3:构造丢番图方程:1=Ei,j(z‑1)Ai(z‑1)Δ+z‑jFi,j(z‑1),求得多项式Ei,j(z‑1)和多项式Fi,j(z‑1),其中![]()
和
分别为多项式Ei,j(z‑1)和Fi,j(z‑1)中z‑l项的系数,i=1,2分别代表负荷对象和主蒸汽压力对象,j=Ni‑1,Ni,Ni为对应预测时域长度;步骤4:定义算式:![]()
求得:![]()
式中![]()
分别为多项式
和
中z‑l项的系数,i=1,2,j=Ni‑1,Ni;步骤5:构造一维向量:![]()
![]()
式中i=1,2,Nu1为汽机调门开度的控制时域长度,Nu2为锅炉燃烧率的控制时域长度,Nu1、Nu2一般取1或2;步骤6:该控制系统在线实时记录控制系统从开始运行至采样k时刻的汽机调门开度和锅炉燃烧率的控制信号{u1(k‑1),u1(k‑2),…u1(1)},{u2(k‑1),u2(k‑2),…u2(1)},以及机组负荷和主蒸汽压力的测量数据{y1(k),y1(k‑1),…y1(1)},{y2(k),y2(k‑1),…y2(1)},同时记录相应控制量的增量{Δu1(k‑1),Δu1(k‑2),…Δu1(1)},{Δu2(k‑1),Δu2(k‑2),…Δu2(1)},并接收预测控制系统的机组负荷设定值yr,1(k)和主蒸汽压力设定值yr,2(k);定义中间控制变量:![]()
![]()
步骤7:按下式对机组负荷在未来第k+N1‑1和k+N1时刻的输出和主蒸汽压力在未来第k+N2‑1和k+N2时刻的输出值进行预测:y1(k+j|k)=G1,j·ΔU+f1,j(j=N1‑1,N1)y2(k+j|k)=G2,j·ΔU+f2,j(j=N2‑1,N2)式中,y1(k+j|k)为未来k+j时刻机组负荷预测值,y2(k+j|k)为未来k+j时刻主蒸汽压力的预测值,ΔU=[Δu1(k),…,Δu1(k+Nu1‑1),Δu2(k),…,Δu2(k+Nu2‑1)],式中Δu1(k+i),i=0…Nu1‑1,Δu2(k+i),i=0…Nu2‑1分别表示在k时刻对未来k+i时刻汽机调门开度和锅炉燃烧率的输出控制量增量的估计值;步骤8:按下列各式求取机组负荷在k+N1时刻的预测偏差e1(k+N1)和预测偏差变化率ce1(k+N1),主蒸汽压力在k+N2时刻的预测偏差e2(k+N2)和预测偏差变化率ce2(k+N2):ei(k+Ni)=yi(k+Ni|k)‑yr,i(k+Ni)ei(k+Ni‑1)=yi(k+Ni‑1|k)‑yr,i(k+Ni‑1)cei(k+Ni)=ei(k+Ni)‑ei(k+Ni‑1)式中,i=1,2,分别代表机组负荷和主蒸汽压力;yr,i(k+Ni‑1)和yr,i(k+Ni)分别为设定值yr,i(k)在k+Ni‑1和k+Ni时刻的预测值,取yr,i(k+Ni‑1)=yr,i(k+Ni),按下式计算:yr,i(k+Ni)=yr,i(k)+α·Ni·δ式中,δ为设定值的变化速率;α为可调参数,在[0,1]间取值,通过调整α的值大小来调整控制系统跟踪设定值变化的快慢,α取大则控制系统跟踪设定值变快,反之则变慢,在设定值不变或设定值阶跃变化时,α取为0;步骤9:根据新型性能指标:J=[e1(k+N1)+λ1·ce1(k+N1)]2+α·[e2(k+N2)+λ2·ce2(k+N2)]2来计算汽机调门指令u1(k)和锅炉燃烧率指令u2(k)。式中,λ1和λ2分别为机组负荷和主汽压力的预测偏差变化率,一般取0~5;α为权值系数,根据机组负荷和主汽压力间相对变化关系进行选择;将步骤7中的未来预测值带入上述性能指标中,并通过极值必要条件
求得:![]()
式中,![]()
![]()
步骤10:计算汽机调门开度控制量u1(k)=u1(k‑1)+Δu1(k),和锅炉燃烧率控制量u2(k)=u2(k‑1)+Δu2(k);步骤11:根据执行机构限制及实际运行情况,设定控制量约束,汽机调门开度约束上下限为[u1,min,u1,max],锅炉燃烧率约束上下限为[u2,min,u2,max],如果ui(k)>ui,max,则令ui(k)=ui,max,Δui(k)=ui,max‑ui(k‑1);如果ui(k)<ui,min,则令ui(k)=ui,min,Δui(k)=ui,min‑ui(k‑1),i=1,2;步骤12:控制系统输出u1(k)和u2(k)到相应执行机构,在之后的每个采样周期内重复执行步骤6到步骤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4916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