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薄棉涤弹力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5196.8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清;喻洪杰;高宏图;邹志伟;李士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1/00 | 分类号: | D03J1/00;D03C5/00;D06C2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赵燕棣 |
地址: | 2130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薄棉涤弹力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步骤:备料→前准备→织造→坯修理→翻布→烧毛→退浆→定型→丝光→后整理;所述织造工序中,在织机的一侧设有独立的废边开口装置;所述烧毛工序与退浆工序之间增加了分步预缩幅工序,即在退浆前让面料依次通过2-3个温水槽,温水槽的温度逐步提高。采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的轻薄棉涤弹力交织面料不仅避免边纬缩,提高了布料弹性稳定性和布面平整度,而且面料内应力均匀,缩水稳定性好,面料平整不起皱。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薄 弹力 交织 面料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轻薄棉涤弹力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步骤:备料→前准备→织造→坯布修理→翻布→烧毛→退浆→定型→丝光→后整理,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织造工序中,在织机的一侧设有独立的废边开口装置;②所述独立的废边开口装置包括:主传动部分(1)和综框开口控制部分(2),所述主传动部分(1)包括:第一链轮(1‑2),第二链轮(1‑4),传动链条(1‑3),链轮轴(1‑5),第一伞形齿(1‑6),第二伞形齿(1‑7),开口凸轮(1‑9),凸轮轴(1‑8);第一链轮(1‑2)安装于织机的曲轴(1‑1)上,第二链轮(1‑4)和第一伞形齿(1‑6)均安装于链轮轴(1‑5)上,第二伞形齿轮(1‑7)和开口凸轮(1‑9)均安装于凸轮轴(1‑8)上,第一伞形齿轮(1‑6))和第二伞形齿轮(1‑7)啮合,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4)通过传动链条(1‑3)连接,所述综框开口控制部分(2)包括:提综臂轴(2‑1)、提综臂座(图中未示出)、第一提综臂(2‑2A)、第二提综臂(2‑2B)、第一提综绳组件(2‑3A)、第二提综绳组件(2‑3B)、第一转向轮(2‑4A)、第二转向轮(2‑4B)、第一小综框(2‑5A)、第二小综框(2‑5B)、第一回综弹簧组(2‑7A)、第二回综弹簧组(2‑7B)、机座(2‑8)、第一提综臂(2‑2A)和第二提综臂(2‑2B)均活套于提综臂轴2‑1)上,第一提综绳组件(2‑3A)一端和第一提综臂(2‑2A)相连,另一端绕过第一转向轮(2‑4A)和第一小综框(2‑5A)相连,第一回综弹簧组(2‑7A)一端和第一小综框(2‑5A)下端相连,另一端和机座(2‑8)相连,第二提综绳组件(2‑3B)一端和第二提综臂(2‑2B)相连,另一端绕过第二转向轮(2‑4B)和第二小综框(2‑5B)相连,第二回综弹簧组(2‑7B)一端和第二小综框(2‑5B)下端相连,另一端和机座(2‑8)相连;③所述烧毛工序与退浆工序之间增加了分步预缩幅工序,即坯布在烧毛后依次通过2‑3个温水槽,温水槽的温度逐步提高,相邻两个温水槽的温度差为10—30℃,车速70m/min,接着进入退浆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4519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