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管桥塞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4096.7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忠;马金良;黄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管桥塞,用于封隔油管内部上下空间的压力及流体,实现带压更换采油树上挂作业。该桥塞主要由密封机构和坐封丢手机构两部分组成。密封机构也是打完桥塞后留在油管内起封隔作用的部分,包括中心管、下丢手头、打捞头、密封杆、锁芯、锁块、弹簧、下壳体、坐封剪钉、单向卡瓦、锥体、密封胶筒、胶筒隔环、背帽等部件。坐封丢手机构是使桥塞完成坐封动作并实现丢手的部分,包括上接头、活塞缸、上壳体、坐封活塞、弹性提拉卡爪、上丢手头等部件。该油管桥塞用空心杆输送至油管内,通过向中心管内打压,使活塞产生上行推力,带动中心管、锁块向上运动,实现压缩胶筒、锚定卡瓦、锁定坐封状态、丢手等动作。用于带压封隔油管上下空间,实现带压更换采油树上挂。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 ||
【主权项】:
一种油管桥塞,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活塞缸(2)、凸台形活塞(3)、上丢手(4)、上壳体(5)、密封推杆(6)、下丢手(7)、锁芯(8)、打捞头(9)、卡瓦座(10)、上中心管(11)、下中心管(15)、锁块(12)、弹簧(13)、坐封剪钉(14)、卡瓦(16)、锥体(17)、密封胶筒、钢性隔环(19)、锁紧环(21)、丝堵(22);上接头(1)上端通过内螺纹和输送管连接,下端通过外螺纹与活塞缸(2)上端的内螺纹连接;活塞缸(2)上部有泄压孔(26),下端外螺纹与上壳体(5)上端内螺纹连接,下端内侧通过密封圈与上丢手(4)外侧形成密封;凸台形活塞(3)中心有轴向通孔,上部外侧通过密封圈与上接头(1)内侧形成密封,下部外侧通过密封圈与活塞缸(2)内侧形成密封,底部通过内螺纹与上丢手(4)顶部的外螺纹连接;上丢手(4)中间有轴向通孔,顶部螺纹下方有径向传压孔(23),能向凸台形活塞(3)下方传递压力;传压孔(23)下方的轴向通孔直径比其上部的通孔直径大,下方的轴向通孔内侧与密封推杆(6)上部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密封推杆(6)是上部直径小但长度大、下部直径大但长度小的圆柱形实心凸台,下部大直径的圆柱形凸台外径与上丢手(4)下部内径大小相同,通过台阶使上丢手(4)下部和下丢手(7)上部连接;密封推杆(6)通过底部内螺纹和锁芯(8)顶部的外螺纹连接;锁芯(8)外壁上套有下丢手(7);下丢手(7)通过下部外螺纹和上中心管(11)顶部内螺纹连接;上中心管(11)上部外侧套有打捞头(9),内侧插着锁芯(8);打捞头(9)上部外表面有棘齿倒刺,中部套在上壳体(5)底部的内侧,下部通过外螺纹与卡瓦座(10)的内螺纹连接;卡瓦座(10)套在上中心管(11)和下中心管(15)外侧,通过坐封剪钉(14)固定在下中心管(15)外侧,下部悬挂卡瓦(16);在上中心管(11)内侧和锁芯(8)的间隙套有弹簧(13);弹簧(13)对锁芯(8)施加向下的压力,紧紧压着其下方的锁块(12);锁块(12)镶嵌在上中心管(11)底部,下表面与上中心管(11)和下中心管(15)的交界面接触,内表面与锁芯(8)接触,外表面与卡瓦座(10)上部内侧接触;下中心管(15)外侧卡瓦(16)下方依次套有锥体(17)、第一密封胶筒(18)、刚性隔环(19)、第二密封胶筒(20)、锁紧环(21);下中心管(15)底部通过内螺纹与丝堵(2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2409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砂器管道的阀门
- 下一篇:拖动式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