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辊矫直倾角及辊缝工艺参数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9560.3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峰;马自勇;马立东;黄庆学;楚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二辊矫直过程中倾角及辊缝大小的确定方法,属于二辊矫直机技术领域。首先,确定棒材矫直所需的反弯半径。接着,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点弯曲理论和全接触假设,确定稳定矫直时凹凸辊轴线与棒材轴线的倾角α(αA为凹辊轴线与棒材轴线间倾角,αT为凸辊轴线与棒材轴线间倾角)和辊缝值大小δ,α和δ与以下变量有关。α={li,Ri,r0,ρw,R0,θ,γ};δ={κ,ρw,r0,ξA,η}。其中,li为Ri所在凹凸辊截面至辊腰的距离;Ri为棒材与凹凸辊接触处的矫直辊半径;r0为棒材的半径;ρw为棒材弯曲半径;R0为凹凸辊的辊腰半径;θ为N‑N截面内棒材与矫直辊接触点C,矫直辊圆心O3的连线CO3与水平线O3E的夹角,θ=∠CO3E;ξA为倾角α所对应凹辊施加的最大挠度值;η为棒材与凹辊接触两点在XY平面的投影距离;κ、γ为修正系数。本发明可在保证矫直质量前提下有效改善矫直辊受力状态,减缓矫直辊磨损,节省能耗,克服对经验的依赖,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矫直 倾角 缝工 参数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二辊矫直机矫直过程倾角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当棒材在被平稳矫直时,棒材轴线与凹凸辊轴线间倾角为α,即倾角α由综合变量按照下列的关系给定: 其中,计算凹辊轴线与棒材轴线夹角αA时,符号取“+,‑,+”, li=liA≈3t,t为导程,Ri与R0取凹辊相应辊型尺寸;计算凸辊轴线与棒材轴线夹角αT时,符号取“‑,+,‑”,li=liT≈t,Ri与R0取凸辊相应辊型尺寸;Ri为棒材与凹凸辊接触处的矫直辊半径;R0为凹凸辊的辊腰半径;ρw为棒材弯曲半径;r0为棒材的半径;li为Ri所在凹凸辊截面至辊腰的距离;θ=∠CO3E;∠CO3E 为Ri对应截面内的棒材与凹凸辊接触点C,凹凸辊圆心O3的连线CO3与水平线O3E的夹角;γ为修正系数,γ=1.0~1.00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1956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采动区特高压输电铁塔混凝土抗变形基础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投影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