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接换热的煤干馏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7533.4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0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石长江;刘振强;钟根元;苗文华;张培林;刘盼;杨生智;张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47/00;C10B57/10;C10B5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寇海侠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间接换热的煤干馏工艺,通过先在所述干燥段采用干馏段换热后的烟气对原煤进行直接换热,从而实现脱水干燥,之后在所述干馏段,实现了煤气和空气的燃烧并产生800‑1200℃的高温烟气,所述高温烟气对煤进行间接换热;干馏步骤完成后,对半焦的冷却采用上部的直接喷淋冷却结合下部的间接水冷,并以间接水冷冷却为主,从而有利于得到品质较高的半焦,同时还不会产生废水排放,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本发明所述的间接换热的煤干馏工艺,提高了煤气的热值,降低了煤气中粉尘含量,提高焦油收率,制得半焦品质高,能够同时适用于块煤和小粒度煤的干馏炭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接 干馏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间接换热的煤干馏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干馏炉,其结构包括:沿由上到下方向依次设置的炉顶煤仓(1)、干燥段(2)、干馏段(3)、冷却段和卸料器,在所述炉顶煤仓(1)和干燥段(2)之间设置有插板阀;其中所述干馏段(3)设置有燃烧室和炭化室,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炭化室的外围且环绕所述炭化室设置,干燥后的煤进入炭化室进行热解;在所述炭化室内还设置有集气装置,所述集气装置包括:多层主管、支管以及多个上升管;其中每层所述主管设置有多个且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每层所述主管在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形成多个纵列;所述支管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连通且沿所述主管的两侧对称分布,在所述支管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多个上升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所述上升管与一纵列所述主管连通设置,与所述多个上升管的最上端连通设置有出气横管,与所述出气横贯连通设置有荒煤气管道,在所述荒煤气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7)、间接横冷器(8)、电捕焦油器(9)和煤气加压机(10);位于所述电捕焦油器(9)下游的所述荒煤气管道通过煤气管道(11)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设置;与所述燃烧室还连通设置有空气管道(12)和烟气管道,在所述烟气管道上设置有除尘器(15)和引风机(16),从燃烧室至所述干燥段(2)还设置有烟气管道(6),用于与所述煤进行直接换热;所述冷却段的上半部分为喷淋水冷段(4),在所述喷淋水冷段(4)设置有第二喷淋装置,用于喷淋冷却水;所述冷却段的下半部为间接水冷段(5),在所述间接水冷段(5)设置有间接水冷管道;与所述间接水冷管道连接设置有换热器(13),所述换热器(13)适宜与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经空气管道(12)进入所述燃烧室与煤气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在位于所述换热器(13)下游的间接水冷管道上还设置有空冷器(14);所述煤干馏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打开闸板阀,0‑30mm的小粒度煤由炉顶煤仓(1)进入干燥段(2),所述小粒度煤的进料量为125吨/h;所述干燥段(2)的温度为100℃;(2)干燥后的小粒度煤下行进入干馏段(3),在所述干馏段(3)中与煤气和空气燃烧产生的1000℃的高温烟气进行间接换热,将所述小粒度煤加热到650℃进行热解;与所述小粒度煤完成间接换热后的所述高温烟气送入所述干燥段(2),与所述小粒度煤进行直接换热干燥,与所述小粒度煤进行直接换热干燥后的烟气经除尘器(15)除尘后经由引风机(16)排出;(3)热解生成的荒煤气进入荒煤气管道,第一喷淋装置(7)喷淋水对热解生成的荒煤气进行喷淋,将经过喷淋后的所述荒煤气依次送入横管间冷器(8)、电捕焦油器(9)和煤气加压机(10),进行煤气、焦油和水的分离,将分离得到的煤气中的一部分通过煤气管道通入所述燃烧室中,用于步骤(2)中与空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4)热解生成的高温半焦下行进入冷却段,第二喷淋装置通过对热解生成的高温半焦喷淋水,将所述高温半焦降温至550℃以下;降温后的半焦继续下行,与所述间接水冷管道接触,进行间接换热直至温度降低至100℃以下即得到半焦产品;所述半焦产品通过卸料器排出炉内;与所述高温半焦换热后的循环冷却水与步骤(2)中的空气进行间接换热,换热后的循环冷却水重新回到冷却段用于对所述高温半焦进行冷却,换热后的空气经空气管道(12)进入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煤气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075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