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用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5164.3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叶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3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用水处理方法,属水的净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a、絮凝沉淀:通过所述投料机,在所述絮凝室内的水中加入絮凝剂,并通过搅拌器搅拌18分钟;b、物理过滤:将步骤a处理得的水流入过滤室中,并通过麦饭石和椰壳活性炭过滤层;c、反渗透过滤:将步骤b处理得的水利用所述高压泵流入反渗透过滤室中,反渗透过滤膜过滤;d、消毒处理:将步骤c处理得的水流入消毒水箱中,通过紫外光波杀毒即得。本发明可以解决自来水饮用不方便及自来水的“二次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饮用 水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饮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饮用水处理器,该处理器包括设置有顶盖(1)的处理器本体,所述顶盖(1)上开设有投料孔(1‑1),所述投料孔(1‑1)与一定量定时投料的投料机(8)的出料口(8‑1)相连通;所述处理器本体内分隔成絮凝室(2)、过滤室(3)和反渗透过滤室(5),所述顶盖(1)上安装有搅拌轴向下穿过顶盖(1)进入絮凝室(2)的搅拌器(10),所述絮凝室(2)的内壁上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9);所述絮凝室(2)、过滤室(3)和反渗透过滤室(5)均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絮凝室(2)的出水口(2‑2)通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4)的第一管道(a)与所述过滤室(3)的进水口(3‑1)相连通,所述过滤室(3)的出水口(3‑2)通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4)和高压泵(4)的第二管道(b)与所述反渗透过滤室(5)的进水口(5‑1)相连通,所述反渗透过滤室(5)的出水口(5‑2)通过设置有第三电磁阀(5‑4)的第三管道(c)与一消毒水箱(6)相连通,所述消毒水箱(6)内设置有紫外消毒器(7),所述紫外消毒器(7)、投料机(8)、搅拌器(10)、液位传感器(9)、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3‑4)和第三电磁阀(5‑4)均与所述饮用水处理器的控制器电连接;其处理过程如下:a、絮凝沉淀:通过所述投料机,在所述絮凝室内的水中加入絮凝剂,所述絮凝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6%,并通过搅拌器搅拌18分钟; b、物理过滤:将步骤a处理得的水流入过滤室中,所述过滤室的过滤层为麦饭石和椰壳活性炭,所述麦饭石和椰壳活性炭的体积配比为2:1;c、反渗透过滤:将步骤b处理得的水利用所述高压泵流入反渗透过滤室中,所述压力为1 MPa至1.8MPa;所述反渗透过滤室内的过滤层为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微米至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d、消毒处理:将步骤c处理得的水流入消毒水箱中,当水流进入紫外系统时,紫外光波波长为120纳米至290纳米,紫外线光照强度为每平方厘米50毫瓦至180毫瓦;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叶;,未经何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851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市政污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