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丹皮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6735.7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常龙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丹皮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选料→清洗→去核→软化→打浆→加糖浓缩→刮片→烘干→切片→包装的制造工艺流程。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呈浅红色或暗红色卷状,有韧性,酸甜可口,具有山楂独特的风味。本产品不仅可以软化血管、活血化淤,还具有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辅助抗癌的功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丹皮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果丹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选料→清洗→去核→软化→打浆→加糖浓缩→刮片→烘干→切片→包装的制造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A、选料:选用新鲜山楂为原料,去除腐烂果,残次果及生产时剩下果脯的下脚料也可作生产果丹皮的原料,但应同新鲜原料搭配使用;B、清洗、去核:将山楂果中的杂质剔除,用清水将果实漂洗干净并去核;C、软化、打浆:将处理好的果实放在夹层锅中,加入为果实重量50%的水,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5分钟,待果实软化后,趁热倒在筛板孔为1.2毫米的打浆机中进行打浆,滤去皮渣,得到山楂泥;D、加糖浓缩:将山楂泥和相当于山楂泥重量40%的白砂糖倒入双层锅内,加热浓缩;浓缩时要搅拌,防止焦煳,浓缩至稠糊状,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30%时出锅;E、刮片、烘干:将浓缩的山楂泥倒在钢化玻璃板上,用木刮刀刮平,摊成0.5‑0.7厘米厚的山楂泥薄层,刮好后将钢化玻璃板送入烘房内,在70℃的条件下持续6小时,烘至不粘手、呈具有韧性的皮状时取出,将烘好的果丹皮趁热揭起,再放到烤盘上烘干表面水分;F、切片、包装:将山楂片切成10厘米×5厘米的长方形,在其表面撒些白砂糖,卷成卷,用玻璃纸抱起来,即成山楂果丹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常龙,未经彭常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7673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米粉豆腐
- 下一篇:一种含有紫薯花色苷抗氧化大豆油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