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锁双钥匙电动续断埋钥匙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4273.9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8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示展科技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E05B27/06 | 分类号: | E05B27/06;E05B35/10;E05B47/02;E05B15/00;E05B17/22;E05B17/20;E05B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彭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锁双钥匙电动续断埋钥匙防盗锁,它的锁体或固定壳上有固定触点,锁体和锁芯的前端有互锁盖,顶柱上有顶针孔,互锁孔中有互锁弹簧、顶针、锁针、抵针,隐藏钥匙在钥匙孔内、隐形连接在隐形孔内,隐形弹簧在链接承孔内,转动连接上有转动触点,转动连接在隐形钥匙的后端部,转动触点和固定触点连接于电磁铁的供电路线中,电磁铁的铁芯与锁横连接。隐形钥匙遮挡了一部分锁持孔、隐形钥匙与转动连接断开、锁芯与转动连接断开、顶针和锁针能够横向锁死顶柱,互锁钥匙与专配钥匙分离、单一的互锁钥匙或专配钥匙不能够打开防盗锁,实现了防盗锁的隐形、互锁和多重防盗。 | ||
搜索关键词: | 互锁 钥匙 电动 续断 防盗锁 | ||
【主权项】:
一种互锁双钥匙电动续断埋钥匙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壳(1)内有锁体(2),锁体(2)的后面部分上或固定壳(1)的后面部分上固定有固定触点(10),锁体(2)内有锁芯(3),锁体(2)和锁芯(3)的前端或前面有互锁盖(14);所述的互锁盖(14)在固定壳(1)与锁体(2)和锁芯(3)之间,限定了锁体(2)和锁芯(3)的前端在固定壳(1)里的位置;所述的锁体(2)和锁芯(3)上有锁持孔,锁芯(3)内有专配钥匙孔,锁持孔内有顶柱弹簧(6)、弹头(4)和顶柱(5),顶柱(5)上有顶针(19)孔;所述的锁体(2)上有互锁孔(17),互锁孔(17)与顶针(19)孔在锁止的自然状态下连成一个直线通道,在这个直线通道中有互锁弹簧(18)、顶针(19)、锁针(20)、抵针(21),这个直线通道与锁持孔垂直贯通;所述的互锁孔(17)与顶针(19)孔在锁开启的状态下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互锁孔(17)与顶针(19)孔各自独立而中断通道;所述的隐形钥匙(11)的隐藏钥匙(13)隐藏在专配钥匙孔内的后面部分,隐形连接隐藏在隐形孔内;所述的隐形弹簧(12)安装在隐形钥匙(11)的隐形连接的后端部的隐形承孔内,一端顶在隐形承孔的底部,另一端顶在转动连接(7)前端的连接承孔(8)的底部;所述的转动连接(7)上固定有转动触点(9),转动连接(7)活动安装在锁芯(3)的后端部,在锁体(2)外或锁体(2)内不随锁芯(3)转动或随锁芯(3)转动,起到隐形和防盗的作用;所述的转动触点(9)和固定触点(10)连接于电磁铁的供电路线中,电磁铁的铁芯与锁横连接;所述的互锁盖(14)的中部有中间孔(22),互锁盖(14)上有互锁钥匙孔(15)和抵针(21)承孔(16),中间孔(22)套在锁芯(3)的前端部;所述的互锁钥匙孔(15)是用来插入互锁钥匙的柱状钥匙(24),在采用多柱式互锁钥匙时,同一互锁盖(14)上的互锁钥匙孔(15)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所述的抵针(21)承孔(16)是用来抵挡抵针(21),其目的是让抵针(21)露出或陷入锁体(2)前端部的抵针(21)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使抵针(21)承孔(16)在互锁盖(14)上有或没有;所述的锁针(20)孔在锁柱上,锁体(2)上有互锁孔(17),锁针(20)孔和互锁孔(17)内有锁针(20)和顶针(19),锁针(20)和顶针(19)在锁针(20)孔和互锁孔(17)内能够前后滑动;所述的锁针(20)和顶针(19)在专配钥匙未插入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下,锁针(20)孔内有锁针(20)和顶针(19),锁针(20)和顶针(19)的一端在锁针(20)孔内,另一端在互锁孔(17)内,超过锁针(20)孔的部分在互锁孔(17)内,限制了锁柱的移动;所述的锁针(20)和顶针(19)在专配钥匙插入钥匙孔内的开启状态下,互锁孔(17)与锁针(20)孔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锁针(20)孔内只有锁针(20),锁针(20)完全在锁针(20)孔内,顶针(19)完全在互锁孔(17)内,此时锁柱可以在锁持孔内来回移动;所述的互锁弹簧(18)、顶针(19)、锁针(20)、抵针(21)在互锁孔(17)和锁针(20)孔内的安装顺序是:最前面顶在互锁盖(14)的抵针(21),后面依次是锁针(20)、顶针(19)的重复顺序,在最后一个锁针(20)的后面有顶针(19),其后面有互锁弹簧(18)顶压;所述的锁针(20)和顶针(19)在专配钥匙未插入专配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时,互锁孔(17)与锁针(20)孔连成一个直线通道,互锁弹簧(18)顶推顶针(19)和锁针(20)及抵针(21),使顶针(19)和锁针(20)的一部分在锁针(20)孔内,另一部分在互锁孔(17)内锁定顶柱(5),使弹头(4)和顶柱(5)无法后退而被锁死,在互锁钥匙没有插入时专配钥匙也无法插入专配钥匙孔内开锁;所述的顶针(19)和抵针(21)都的端部是弧面或不是弧面,在同一锁体(2)中,顶针(19)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抵针(21)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的锁针(20)的端部是弧面或与锁针(20)孔的端部形状一致,长度也与锁针(20)孔的长度一致,锁针(20)能够完全隐藏于锁针(20)孔内,或锁针(20)在移动时穿过锁针(20)孔;所述的互锁钥匙包括盘部(23)和柱部,盘部(23)为钥匙的支撑,柱部为柱状钥匙(24);在盘部(23)的中部有专配钥匙能够自由通过的盘孔(25),盘部(23)上有柱状钥匙(24),在柱状钥匙(24)的另一面的盘部(23)上有柄或配挂,或者没有柄或配挂;所述的同一把互锁钥匙上的柱状钥匙(24)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为了起到隐形和防盗的作用,所述的转动连接(7)舌活动固定在锁体(2)外或锁体(2)内,随锁芯(3)转动或不随锁芯(3)转动;所述的锁芯(3)的内孔分为钥匙孔和隐形孔,前面是钥匙孔,后面是隐形孔,隐形孔与专配钥匙孔相通;所述的隐形钥匙(11)的前半部分是隐藏钥匙(13),后半部分是隐形连接;所述的隐藏钥匙(13)的端部的凹或凸部分与专配钥匙的钥匙端部的凸或凹部分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并能够相互配合;所述的隐形连接是多边形柱体或线段与弧线组成的截面的柱体,柱体的后端部有隐形承孔;在专配钥匙孔内设置隐藏钥匙(13)的目的是为了遮挡一部分专配钥匙孔和遮挡露出在这一部分专配钥匙孔内的弹头(4),起到钥匙隐形和连接隐形的作用;所述的转动连接(7)的前端有与隐形钥匙(11)的前端相匹配的连接承孔(8),使隐形连接能够插入该连接承孔(8);用专配钥匙开锁时,隐形钥匙(11)通过专配钥匙的配合和推动才能够与转动连接(7)连接连接,并可以通过隐形钥匙(11)转动转动连接(7);所述的转动连接(7)在转动时,能够使转动触点(9)与固定触点(10)接触而接通电磁铁的供电线路,电磁铁的供电电路接通后产生吸引力拉动锁横退出锁槽;为了使隐形钥匙(11)能够隐形,所述的隐形钥匙(11)与专配钥匙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把完整的钥匙;为了能够互锁和防盗,所述的互锁钥匙与专配钥匙配合才能够打开防盗锁;为了增加防盗锁的互锁性、隐蔽性和防盗效果,所述的顶针(19)和锁针(20)能够横向锁死顶柱(5)而使弹头(4)和顶柱(5)无法后退而锁死,实现了互锁和防盗;采用转动连接(7)与锁芯(3)断开、转动连接(7)与隐形钥匙(11)断开、隐形钥匙(11)遮挡钥匙孔内的一部分锁持孔,来实现隐形和防盗;采用互锁钥匙与专配钥匙分离,来实现钥匙的互补性和配合性,使单一的互锁钥匙或专配钥匙不能够打开防盗锁;为了增加电动互锁式防盗锁的防盗安全性,所述的电动续断式埋钥匙互锁防盗锁只有用互锁钥匙打开互锁装置后,专配钥匙才能够转动锁芯(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示展科技发展中心,未经重庆示展科技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542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