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可再生性的时分复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4853.3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6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张社强;李海鸥;杨骏风;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27;H04B1/74;H04B10/07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可再生性的时分复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其主要由控制中心、光开关、通路选择与延时节点和弱反射光纤光栅传感子网构成。控制中心通过光开关与各个传感子网相连,并通过切换不同的时段解调各个传感子网的传感信号,各个传感子网由通路选择与延时节点自动选择通路。通路选择与延时节点使得传感子网支路互为备用路径,通过探测信号的变化,计算机能够直接控制备用路径的启用,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传感网通过并联多个传感子层,易于扩展,每个子层的传感器通过时分方式进行寻址,突破了光源频谱资源不足的限制,满足了构建大容量、高可再生性和可靠性的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时分 用光 光栅 传感 网络 | ||
【主权项】:
一种高可再生性的时分复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中心(1‑1),1×N光开关(1‑2),N个通路选择与延时节点(1‑3)和N个弱反射光纤光栅传感子网(1‑4)组成;其中N为≥3的正整数;控制中心(1‑1)连接1×N光开关(1‑2)的第一端口;每个弱反射光纤光栅传感子网(1‑4)包括2路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其中每一路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由1根光纤及串联在该光纤上的至少1个光栅构成;每个通路选择与延时节点(1‑3)包括前端节点和后端节点;即上述前端节点包括3×2光开关(3‑1),分路器(3‑2),前端可编程光缓存器(3‑3)和2×1光开关(3‑4);3×2光开关(3‑1)的第一端口连接1×N光开关(1‑2)除第一端口外的其中一个端口,第二端口连接第一邻近弱反射光纤光栅传感子网(1‑4)的前端节点的3×2光开关(3‑1)的第四端口,第三端口连接2×1光开关(3‑4)的第二端口,第四端口连接第二邻近弱反射光纤光栅传感子网(1‑4)的前端节点的3×2光开关(3‑1)的第二端口,第五端口连接分路器(3‑2)的第一端口;分路器(3‑2)的第二端口经一路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连接后端节点的耦合器(3‑7)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经前端可编程光缓存器(3‑3)连接2×1光开关(3‑4)的第一端口;2×1光开关(3‑4)的第三端口经另一路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连接后端节点的1×2光开关(3‑4)的第一端口;上述后端节点包括1×2光开关(3‑5),后前端可编程光缓存器(3‑6),耦合器(3‑7),1×3光开关(3‑8)和节点掺铒光纤放大器(3‑9);1×2光开关(3‑5)的第二端口经后前端可编程光缓存器(3‑6)连接耦合器(3‑7)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连接1×3光开关(3‑8)的第四端口;耦合器(3‑7)的第三端口连接1×3光开关(3‑8)的第一端口;1×3光开关(3‑8)的第二端口经节点掺铒光纤放大器(3‑9)连接第二邻近弱反射光纤光栅传感子网(1‑4)的后端节点的1×3光开关(3‑8)的第三端口,第三端口连接第一邻近弱反射光纤光栅传感子网(1‑4)的后端节点的节点掺铒光纤放大器(3‑9)的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2485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紧密装配汽车换挡系统拉索护套